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社团 > 正文

北京市百姓宣讲团传递社会正能量

2012-10-22  来源: 京华时报
[字体: ]

一名河南小伙从普通保安干到了新发地双桥市场经理职位,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又意外地加入了一个团队,有机会向陌生人们讲述自己的奋斗史。通过一次次的演讲,他克服了自卑心理,同时收获了满满的钦佩和尊重。他叫吴松旭,是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组织的百姓宣讲团中的一名宣讲员。

    在这个宣讲团队中,有各行各业的“有故事的人”,他们走进街道、走进乡村、走进学校医院、走进北京的大街小巷,向老百姓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意外入选宣讲团

    吴松旭是位河南小伙,凭着自己的努力,他从新发地的一名普通保安,干到了新发地双桥市场经理职位。

    他记得大约在去年11月份,新发地党支部李书记找到他,说:“小吴,市里正在招募基层演讲人,我给你报个名吧”。当时,吴松旭手下管着100多号人,工作特别忙,于是推脱说,“工作太忙,换别人去吧。”谁知没过两天,他和另外十几位同事被通知写篇关于自己和新发地的文章,他这才知道,李书记还是给自己报了名。稿子写好上交后,他从十多个同事中脱颖而出,成为市委讲师团的一名宣讲员。

    那时,吴松旭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将面临一个新的转折和挑战。

    和吴松旭有同样经历的人很多,此时,全市各级单位都在选拔宣讲员。

    市委宣讲团团长崔耀中介绍,所有的宣讲员都是从最基层选拔出来。他举例,比如市直机关工委要成立几支百姓宣讲团,那么将在所有市直机关单位中发通知,每个科室都要出一个人,先参加局内宣讲,挑选出的5个人再参加市直机关工委的宣讲。再从一百人甚至200人中挑选出几十人参加市级层面的百姓宣讲团宣讲,“这就起到了广泛动员、让各单位人员都积极加入的作用。”

    唯一要求是真实

    吴松旭还记得去宣讲团报到那天,他先早早赶到单位布置好工作,再拿着自己写的稿子匆匆驱车前往宣讲团。说是稿子,其实都是吴松旭自己的故事。路上,他又一次回想自己在北京的奋斗经历:2004年刚来北京时的第一份保安工作、新发地第一个春节领导的突然造访、自己的写作才华被发掘、2008年冰灾帮助灾民卖脐橙……太多的人和事刻在脑海深处,忘也忘不掉。这也让他很快就能脱稿演讲,“要是背的话每说一句还得想,自己的事儿想都不用想,张嘴就能来”,吴松旭说,虽然自己很紧张,但从定稿到开始脱稿培训,只用了两天。

    这正是百姓宣讲团追求的理念。

    崔耀中说,百姓宣讲团可以把一个从来没有在大场合发过言的人,仅通过5天培训,就可以在几千人的场合演讲,唯一的要求就是宣讲员只讲真人、真事、真心话、真感动。目前网上所有对百姓宣讲团的跟帖内容都是深思、感动、启发,没有一条怀疑、质疑、说拍马屁的帖子。

    培训的5天时间里,只需要去训练如何清晰表述故事、掌握语气的轻重就足够了。吴松旭也说,指导老师只是将自己稿子中“文绉绉”的词儿改成口语,“想家就说想家,不说那些‘心里一颤’之类的话。”

    要给家乡人长脸

    吴松旭开始“上瘾”了,虽然每次上台前还是紧张,但是平均一个月至少两到三次的宣讲频率让内容深深刻在脑子里。他开始有意训练自己不再自卑,并培养自信;他还常常用一句改良后的河南话说:“真给咱河南人长脸”,强调河南人也是好样的;他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新发地,在这个拥有10万流动人口,4000本地人口的地方发生的故事。这里有北京的大气包容,也有外来人口对保障北京菜篮子所作出的努力。

    他记得有一次在西城宣讲完后下楼,一位穿交通协管员衣服的大妈跟他走一起,特别热情地说,“这不是那个保安干成经理的河南小伙儿么,以后我买菜可找你!”吴松旭赶紧应了下来,他说,自己当时心里特别受鼓舞。

    以前吴松旭给员工开会都写一个发言稿,加入宣讲团后,慢慢改成了写提纲现场发挥,他说,“现在有信心凭一个提纲就能说好,而且效果比念稿子好多了”。

    不仅仅是吴松旭尝到了“甜头”,很多单位也意识到了,甚至都把参加宣讲团视为干部业务训练的一种方式。崔耀中举例说,房山法院分“A、B角”,如果A开庭的话,那么B参加宣讲,反之亦然。房山法院院长表示,要做到脱稿7分钟,还要声情并茂,一个人的表达能力、表情语言、肢体语言、心理素质等整体能力和素质都会得到提升。

    百姓是宣讲主角

    崔耀中说,百姓宣讲,内容上切实实现了“热在基层、热在群众”,他们回答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比如如何化解与上访人员矛盾的故事,如何解决几代人拆迁难的问题等等。他说,“我们把讲台让给了群众,把话筒交给了群众,让群众自我教育、自我引导、自我提高,这是公民社会的基本特征”,他认为,主流文化的彰显绝不仅仅是靠媒体、靠领导讲话,而是要有群众的参与,不仅要参与,还要体验。

    百姓宣讲团正是让百姓成主角,在体验中进行深度的参与,“如果人人讲诚信、讲爱心,那何愁没诚信、没爱心呢?”

    每次宣讲后,群众的反应都很好,甚至还给许多人和地区带来了间接的效益。崔耀中说,石青华讲了自己和108个流浪儿的故事后,好多社会上的爱心人士来电表示要给孩子捐款;大兴区榆垡镇的党支部书记讲了党支部为村民服务的事,许多企业家听说后想投资,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很多宣讲员也有了自己的“粉丝”,每次宣讲活动结束后,都有很多听众围上前索要签名……

    吴松旭记得丰台宣讲团的快板表演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小部门办小事,大部门办大事,再小的部门也有大事,再大的部门也有小事”,他说这句话含义很丰富,大家彼此都多理解一些,信任一些,生活会更温暖,更美好。他正打算写篇评论,好好说说自己在百姓宣讲团中的这些人,这些事儿。

    ■话说宣讲团

    今年市党代会闭幕之际,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就组织起专家宣讲团、领导干部宣讲团、百姓宣讲团三支队伍,共20个分团,将围绕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在全市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各级党政机关和基层单位广泛开展巡回演讲。紧接着为进一步在全市兴起“科学发展,成就辉煌”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宣讲的热潮,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市委讲师团联合举办北京市迎接党的十八大“党在百姓心中”百姓宣讲活动。

    从7月至今,各区县各系统组建的500多支百姓宣讲团,已经开展“党在百姓心中”巡回宣讲达1500多场次,直接受众30万余人次。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