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宣教 > 正文

“小皇帝”即将开学 众多家长“一掷千金”

2011-08-29  来源:北京晚报
[字体: ]

  开学装备一买上万元

    九月新学期马上到来,新生和家长们也忙着准备各种必需物品。不过,近年来的“开学经济”持续升温,需要准备的也远远不是书包纸笔那样简单;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成了“基础配置”,要求父母给自己购买化妆品、名牌包包等作为“开学礼物”的孩子也不少。还有父母为远在外地上学的宝贝儿购买了洗衣机和微波炉,生怕孩子“干活影响学习”。

    “开学经济”骤然升温,商家乐见其成。但这样的现象引起了争议,孩子开学,家长有没有必要“一掷千金”?

    手机电脑成了基本配置

    “4500元的宏碁笔记本电脑,3600元的HTC手机,2800元的索尼数码相机加上一个900元的MP4,这是我儿子列的‘设备清单’。”吴女士说,孩子马上就要去外地念大学,自己又不能跟着去,“把各种用品给他配齐了,希望他能好好用功。”虽然这一笔钱就花了11800元,但吴女士觉得“这些都是必需品,学习用得上”。

    记者走访京城家电卖场发现,近来带着孩子挑选“入学礼”的家长格外多;有些卖场还及时打出促销活动,新生凭录取通知书可以买到特价手机和电子辞典等。其中,苹果系列的平板电脑、手机和笔记本是很多新生点名要的礼物。

    “不能写论文,也不方便做作业,平板电脑能对学习有多大促进呢?我比较怀疑。”北京传媒大学一位教授告诉记者,他上公共课时经常看到有学生坐在后排拿着IPAD,打游戏或者看网页。招老师“烦”的还有MP4,“老师在上面讲课,底下总有人戴着耳机听歌。”

    住宿生想装空调洗衣机

    学英语专业的小如开学上大二。宿舍里四个人都是懒丫头,自己的衣服不愿洗,于是大家合着出钱,买了一台2000元左右的洗衣机。但是学校却坚决不让她们把洗衣机摆进女生宿舍楼,老师的理由也很充分:“宿舍用电是有管理规定的,如果都自己买了洗衣机、微波炉这样的电器,还怎么管理?”相邻宿舍的女生也不乐意:“就隔着一堵墙,洗衣服轰隆隆的吵闹。”没办法,小如她们只好把洗衣机退掉,脏衣服每周背回家让父母给洗。

    “现在的孩子在生活条件上一点也不能吃苦。”一位大学班主任告诉记者,学生宿舍楼没有安装空调,前些年入校的学生顶多是在床头上安装个小吊扇,而今年他遇到好几位家长要求在宿舍里安装空调的,“其实最热的天气学校已经放暑假了,再说我们的宿舍设计时很注意通风,根本没有那么热。”即使家长们表示“自费安装”,学校也没有同意这样的要求。

   化妆品新衣服多数为攀比

    “十八九岁的女孩子,无论是从皮肤健康还是审美上看,浓妆艳抹都不好。”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一位辅导员认为,作为开学礼物,家长给孩子买一些清爽的护肤品没问题,但是购买昂贵的名牌彩妆、手袋和鞋“真的没必要”。

    记者发现,很多女生都带着新购置的一大堆护肤品、化妆品进学校,还有人拿着名牌手袋当日常上课的书包用;以高年级学生现象突出,且都有“正当理由”。开学就上大四的小琳刚让家里给买了一套雅诗兰黛的彩妆和护肤礼盒,又置办了3套职业装,总共花了8000多元;她说这都是“为了毕业找工作考虑”。“面试总得化个妆,穿身职业装吧,显得成熟一些。”

    某大学学生处的孙老师对此很无奈。“我整天跟来招聘的企业打交道,没听说过哪家是光看妆容和衣着招人的。”她认为,再成熟的打扮也掩盖不了知识和能力上的缺失。

    学生应适度消费

    学生对于数码产品的追捧无形中已经成为父母的负担。“我想买个三星数码相机,有最新上市的吗?”在某购物中心,大学新生小李询问销售人员。当被告知符合要求的相机有三款不同价位时,小李不假思索地选择了最高价位的那款。“越贵质量越好呗,反正回去老爸会报销。”小李毫不在乎地说。

    正在商场里为孩子买行李箱的陈女士为记者拉出了账单:一个行李箱2000元左右,买三件衣服花了大概1000元,一块手表600多元,一台数码相机2500元,一台电脑……陈女士担心的不是钱,而是女儿今后的生活能力,她说,女儿从小就花钱大手大脚,真不知道上大学后会怎么生活。

    人人网的问卷调查数据也显示,11%的学生购买所有数码产品的花费在7000元至10000元之间,有74%的学生这笔费用在10000元以上。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