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纪念日”前夕,一个具有时代特点的“雷锋群体”——星级志愿者亮相北京市朝阳区。这是自《北京市志愿者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以来,北京市志愿者群体首次获得星级认定。
北京市朝阳区3月2日举办首批星级志愿者表彰活动,5670名志愿者被认定为一星志愿者,2118人被认定为二星志愿者,121人被认定为三星志愿者,72人被认定为四星志愿者。这次认定由注册志愿者个人或服务组织方申请,志愿者所在街道审核,朝阳区社会志愿者公益储蓄中心根据权限认定。据了解,按照相关规定,在一定年度时限内,累计服务时长是星级认定基本标准,如累计服务时长达100小时的志愿者可被认定为一星志愿者,而累计服务时长达800小时的就可被认定为四星志愿者。
北京市朝阳区委社会工作委员会负责人介绍,朝阳区依托社会志愿者公益储蓄中心,目前已“储蓄”了超过20万名志愿者、50余家爱心社会单位和超过150万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长。在2011年7月,公益储蓄中心启动了“志愿服务挖掘匹配试点项目”,组建“督导+社工+志愿者”团队,以调查问卷和访谈形式了解社区志愿服务需求,通过互联网和社区报等媒体发布志愿服务供求信息,提高志愿服务效率和效能。
在此基础上,朝阳区逐步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发动企事业单位以“爱心会员单位”身份加入社会志愿服务大军中来,同时还在全区范围内整合资源组建了扶老、助残、绿色环保、文明交通等15支骨干志愿者队伍和10余支特色志愿者队伍。
为鼓励志愿服务的社会风尚,推动志愿服务良性发展,朝阳区组织起一系列公益服务项目回馈志愿者,并根据《北京市志愿者管理办法》,率先开展注册志愿者星级认定,并对年度十大星级志愿者、优秀爱心社会单位予以大力宣传和表彰,如带领百余名“80后”白领参与公益服务的曹杰,像亲儿子般赡养中学班主任、回报师恩的宋金萍等,都成为志愿服务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