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宣教 > 正文

老楼改造巧“增肥”的秘密

2012-04-17  来源:北京晚报
[字体: ]

     

    根据设计方案,新源里西11号楼南侧的外墙板要延伸出1.5米,北侧延伸出1.35米。

        

    

    脚手架上,工人们正在忙碌着。     

    在朝阳区新源里西11号楼的院里,有两株柿子树。昨天,陪伴了老楼几十年风雨的两株树,被绿化工人刨出,暂时告别了“故土”。

    “7月底,老楼改造好后,只要条件允许,我们还会把它们移回来。”左家庄街道办事处城建科的办事员告诉居民。

    这是施工队入场的第24天。五层高的脚手架上,工人们上上下下地忙碌着,给山墙抹灰,清理敲下的碎石、砖灰,从远处看,仿佛正组装一部新玩具。

    作为最早启动抗震加固改造的试点项目之一,发生在新源里西11号楼的许多事儿,都是首次:第一次墙板不用现场砌;第一次安装门窗不用电焊;第一次预制钢桩螺旋入地;第一次加固房子还能增面积。

    “其实就像搭积木,四块预制板就能拼插出房间的一侧。”站在脚手架的南侧,设计人员给记者解读了延伸出的1.5米的秘密。

    打磨外墙不敢架机器

    戴上眼罩和防毒面具,墙面工人罗小帅走到4单元一层的南侧,插上电源,打开手持的云石机,开始在一块红色砖墙上匀速打磨。

    10分钟下来,小罗已经变成了“小红人”,头发上、衣服上都是红粉,防毒面具里也进了粉尘,有些“漏网之鱼”更不自觉地“溜”进了嘴里。

    “每次打磨外墙都这样,习惯了。”做满一天,小罗差不多能磨掉10平方米的外墙涂料。

    打磨外墙,是给新源里西11号楼抗震加固中的一项基础性“重活”:难度不大,可工程量不小。

    “第一块预制板是直接贴着老楼的外墙,在两层板间灌上水泥和砂浆。所以,为了防止两块板不粘贴,必须先打磨老外墙,把砖面上的涂料给磨掉。”项目施工方——北京金通远工程公司总经理徐志刚敲了敲记者面前的一块砖,“您看,这红砖年代太久了,里面都‘酥’了,一开云石机,就起红色的粉尘。”

    在徐志刚的记录本上,南北两端的山墙,30个墙面工人花了10天才打磨好,每人每天平均只能打磨10平方米。“楼毕竟老了,根本不敢架机器打磨,只能增加工人,慢慢地一点点打磨。”

    为此,在这次抗震加固的施工队里,墙面工人成了徐志刚队伍里的一个庞大工种,“等超出墙体的部分全部拆除完毕后,就该给南北两侧打磨外墙了,我准备到时放40个工人上去。”

    14米钢筋架撑起地基

    “屋顶设计方案还有改动么?打通梁行不行?”周日上午11点,看见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工程师李兴旺走进工地,技术总工立马走上前来和他商量。

    李兴旺拿着图纸,边比划边给记者解释:“其实,每一个房间,大致需要四块预制板,包括一块贴墙板、两块隔墙板和一块外墙板。而支撑它们的就是你脚下的地基。”

    为了让老房子的地基足够坚固,北京市建筑设计院的设计团队,特意开发出一种新型的螺旋钢桩,可以将一根根长达14米的钢筋混凝土梁旋进地下,编织出一张牢固的钢筋网。

    “那边堆着的就是钢筋混凝土梁,也是事先加工好的。”李兴旺指了指工地边的一处,土黄色的钢筋梁在太阳下默默“躺着”。“将来,只要将这些钢筋梁装在机器上,一圈圈旋转打桩,无弃土,噪音还低。”

    在新源里西11号楼的改造方案中,下层的钢索将穿过原有的地基,从地下加固整栋楼。

    “螺丝扣”扣起四张板

    地基打好了,墙面也磨好了,下一步工序就是拼装预制板。

    那么,这多出的一截究竟怎么“长”出来呢?

    “道理其实很简单,就像孩子拼玩具,几块积木加上几个‘螺丝扣’,就能拼装出一部玩具。”李兴旺在现场给记者画起了示意图。首先,设计单位会根据每个房间的尺寸,量身订制预制构件。在这些预制构件上,同时做好了保温层、门、窗口,也留好了相互拼接咬合的榫头。而在施工现场,也会留出相应的位置。接着,施工工人将四块预制板扣在一起,在预制墙面勾缝中填上水泥,一间房的“拼插”就告成了。

    等到一层都做好以后,再铺装上天花板,再在上一层上重复相同的施工,一直拼装到第五层。

    “可别小瞧这预制板拼装,那是一项工艺活,不允许用电焊,采用法兰连接,误差可不能超过1厘米。而且,这一块块‘积木’都是重达2吨的工业化构件,坚固度足以抵抗8度地震,用吊车吊装都是门学问。”徐志刚告诉记者,为了适应预制板的安装,他正在“招兵买马”,准备聘请一支专业的安装团队。

    增肥面积美化老房

    根据新源里西11号楼的设计方案,南侧的外墙板距离原墙面要延伸出1.5米,北侧则延伸出1.35米。

    “南侧延伸1.5米、北侧延伸1.35米,是我们通过计算机演算和实体楼实验所得出的最佳距离,短一寸则缺,长一寸则多。”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苗启松告诉记者,如果外墙板距离原建筑的距离低于1米,则必须入户施工,设置钢拉杆,增加建筑约束刚度,方能达到八度抗震效果。“工期长不说,房屋使用起来也难看,很多住户在装修时可能随意就把钢拉杆给剪断了。但距离也不能无限制放大,会影响小区的绿化、容积率、停车等。考虑到北面一般为厨房、卫生间,从空间利用最大化和综合平衡的角度,我们最终确定了南侧1.5米、北侧1.35米的距离。”

    记者在设计图纸上看到,挨着老外墙的贴墙板大约120毫米,两边的隔墙板约200毫米,最南侧的外墙板则有240毫米。因为预制板里就加入了保温层,所以南北两侧都不需要再做保温。

    而新源里西11号楼的60户老房,总共有两种户型:一种是南北通透的两室一厅,主卧在南,客卧、卫生间、厨房分列在北,客厅居中;另外一种是全朝南的两居,大门正朝楼梯,里面正对厨房、卫生间,两个卧室分列东西两侧。

    “窗下墙都会打掉,墙板中间的面积,就可以给住户自由发挥了,看是要大阳台、大厨房或者大卫生间,根据各自喜好来美化房间。”

    花园洋房

    替代“火柴盒”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红砖楼是北京的特色,如今走在二环边上,还能看见许多那时的红砖楼,就像一个个“火柴盒”,成为老北京人对过去的记忆。不过,随着对一批老旧小区的综合改造,这些“火柴盒”也将变得绚烂多姿。

    在新源里西的效果示意图上,记者看到,在预制板外,还将做一层外饰,粉刷砖红和灰色两种涂料。搭配上楼下的新绿化,就像是一座崭新的“花园洋房”。

    “为了和附近的建筑协调,屋顶上用了偏灰的城市色调,墙体上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了一部分红砖色,底部的灰色则是在视觉上产生呼应,白色的窗框、楼梯外侧的白色立柱是为了提亮整体色调。”李兴旺介绍。

    “每一个改造的老旧小区,都会有一个独特的、属于它自己的外饰设计,我们要和千篇一律的‘火柴盒’说byebye了。”

    午后2点,春日的太阳略显毒辣。在炙热的光照下,施工工人们重新整装,开始下午的劳作。再过3个月,一栋崭新的老楼将重焕生机,矗立在东三环的天空下。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