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作文 > 正文

北京老旧小区改造首个项目开工 新源里西11号楼开始"强筋健体"

2012-04-02  来源:北京日报
[字体: ]

    昨天,作为全市试点的朝阳区新源里西11号楼改造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一镐下去,带上来半块碎砖;两锹翻飞,散土层叠堆成了一堆;三铲五铲,顺着一条白色石灰线,一道浅沟渐渐成型。昨日(1日)15时05分,北京市首个老旧小区改造的试点项目—朝阳区新源里西11号楼正式开工。施工人员开始围着楼房老墙,挖出一圈地坑,未来新墙的地基、新管道都将从这条沟里,延伸到地面上,接到每户居民家中。

  为百姓不折腾

    钢筋改成“上跨下穿”

    第一铲土,就刨出来不少砖块。“这儿原来是一层住户的院儿,不少人都铺了地。没事儿,咱们先从最硬的啃,往后就越来越顺啦。”施工人员说。

    施工现场,整栋楼东侧已经架起脚手架,顶层安装了滚轮,随时可以将建材运到楼顶,开始下一步施工。

    “在抗震节能加固工序中,钢索的穿拉工艺和位置都变了。”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复杂结构研究所设计师李文峰,解释着老楼“强筋健体”的全过程。

    别小看抗震节能加固工序中这一变化,它影响了11号楼1层和5层的所有住户。

    最初的设计中,抗震加固需要从这两层楼的天花板下拉起钢索,但房主搬回家后,就必须重新做吊顶。“当时主要从坚固耐用、省时、省钱的角度考虑,才选定了这种初步方案。”李文峰解释道。

    但抛开完全结构性的理论研究后,设计师发现,老楼一层的住户多为老年人,再次装修实有不便;而5层作为整栋楼的最高层,装修也会影响到整个楼栋的居民生活。

    于是,初步方案基本被搁置一边,复杂结构所的设计师们开始商讨起其他方案。

    在楼外侧直接打桩,或者用斜拉钢索?几经讨论,考虑到坚固性、成本和施工时间,最后选择的方案中,顶层的钢索将从平改坡后的斜屋顶中穿过;而下层的钢索,将穿过原有的地基,从地下加固整栋楼。

    “这种工艺相对费时,主要是因为下穿地基时楼上不能进行其他施工。不过即使这样,工期也只会延长几天时间,而老百姓回来以后再装修的时间,就会大大缩短。”设计师说。

    此外,为尽可能减少居民在老楼改造中的不便,朝阳区房管局集思广益,设想了上百个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做了200多个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妥善解决诸如居民家里养着的鱼一时无处搬等特殊情况。

    为大树不被砍

    开槽先得“腾地绕道”

    在3单元一户人家阳台外侧,有两棵已经长到4层楼高的大树。虽然还未萌发新芽,但从树梢上挂着的零星叶片和柿蒂可以看出,这是两棵柿子树。

    “这树也得有20岁往上了吧,我都不记得是什么时候栽的了。”已经在此工作了多年的居委会工作人员说。

    昨天开工的位置,距离这两棵柿子树大约有10米。但根据规划,大树还是处在楼房改造的施工范围内。

    “我们已经做好了方案,施工槽先往大树的反方向开挖,等过一阵天再暖和点,就请专门的绿化人员给两棵树做移栽,给它们找到更好的去处。”专门负责绿化的工作人员解释。

    但11号楼南侧可不就这两棵柿子树,一户人家还栽了一棵石榴树,从树冠和高度来看,也有不少年头了。工作人员说,全面开工后会根据工程进度给它们找新家,再对这幢楼及周边重新进行绿化设计。“将来的绿化档次肯定比现在高很多”。

    就在南侧开槽的同时,还有一组天然气管道的施工人员已经在楼北侧进行前期改造工作。等管道改造结束后,施工人员就会根据绿化设计,在楼房和道路之间栽种树木。未来的新源里西11号楼,景观状况将会摆脱老旧的面貌,与三元桥的整体景观保持和谐。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