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宣教 > 正文

北京市将成立市级精神病患康复中心

2012-10-29  来源:京华时报
[字体: ]

 市级精神病患康复中心将成立

    设置工作环境帮助患者康复《精神卫生法》出新规防止患者就业权被剥夺

昨天,精神病康复者在回龙观医院工作。

    “你精神病吧!”一句玩笑话即可窥探出社会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最让患者苦恼的是,当度过急性期后想找个工作重新回归社会,却一次次地吃“闭门羹”。

    昨天,记者从北京市卫生局了解到,本市将成立市级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指导中心,住院患者不仅可在从事菜园农作等工作环境中得到康复训练,还能获得报酬。此举通过模拟工作、与人交流场景,解决患者就业权因病被“剥夺”的问题。

    上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从酝酿到出台长达26年之久的《精神卫生法》,“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精神障碍患者的实际情况,安排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保障患者享有同等待遇,安排患者参加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患者的就业能力,为患者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对患者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予以鼓励”。

    □现状

    社区康复医患比1:57.6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重型精神疾病患者约1600万人,并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但患者人群和潜在患有精神障碍疾病的人数与防治力量不成正比。就北京市而言,在逾6万的精神疾病患者大军面前,仅有1041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精神疾病防治人员,力量很薄弱,平均每名医务人员需要承担57.6名患者的用药、随访、宣教、体检等工作。

    目前,虽然由残联、民政开办的社区康复机构在慢慢增多,但掌握相应技能的人员却少之又少,这使得“大医院治疗、社区康复、回归社会”这个链条被无情切断,由于缺少出口和融入社会的环境,加之社会对精神病的歧视,许多患者复发率、再住院率和致残率高,很难重返社会、独立生活。

    出院患者就业率不足三成

    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表示,在精神病患者中终身患病率为17.5%,但病情轻重程度不一样,绝大多数都是轻型精神障碍,只有1%是重型精神障碍患者,但即使是后者,只要经过急性期治疗,并坚持服药,也可以在出院后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对他人也不会如传说中的那样“打人、咬人、骂人”。

    但许多单位对精神病人退避三舍,如今已年逾五旬的张岚(化名)因年轻时一次分手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住院治疗后康复效果很好,但简历上的“精神病”三个字却让她几次面试都遭拒,只得回家种田,结婚前也不敢向对方提及自己的病史。

    社会对精神病人的普遍歧视和误解导致康复后的患者寻找工作时“四处碰壁”,北京回龙观医院提供数字显示,出院后的精神障碍患者就业率只有15%-30%。

    □举措

    康复中心设5个工作环境

    北京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由卫生和残联联手打造的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即将落户回龙观医院,计划于12月初正式挂牌。

    该中心主要承担两项职能,一是通过提供部分简单的工作岗位,让患者掌握部分职业技能,为患者回到社会后,适应工作环境打基础;二是将对区县精神病专科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关人员开展相关技能培训,使其能够帮助患者进行医疗康复的同时还能进行生活康复。

    作为本市市级层面的精神疾病患者的职业康复中心,北京回龙观医院在该中心内共设有流动图书馆、小卖部、职业康复工厂、职业康复农疗基地和社区职业康复工疗站等5个工作环境。其中,职业康复工厂依托北京市卫生局洗涤中心的环境和技术优势,为患者提供分拣、熨烫、缝补、整理被服的工作;农疗基地为患者提供以种植为主的康复训练项目。从而帮助患者从职业康复项目中受益,使其工作技能和社会功能得以恢复。

    “仅靠回龙观医院这一个基地,力量毕竟是有限的,通过培训,今后,16区区县精神疾病防治所和社区里的阳光小屋等人员都将掌握生活康复和职业康复技能,使患者们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更多更专业的康复服务。”北京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度过急性期的患者回到社区康复还将减少目前京城三大精神专科医院的床位压力,满足更多患者的住院需求。

    减免企业税收助患者就业

    精神病患者的就业权和受教育权,今后将受到法律保护。

    刚刚审议通过的《精神卫生法》中明确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患有精神障碍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扶持有劳动能力的精神障碍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并为已经康复的人员提供就业服务。

    同时,国家对安排精神障碍患者就业的用人单位依法给予税收优惠,并在生产、经营、技术、资金、物资、场地等方面给予扶持。

    对此,回龙观医院副院长王绍礼认为,长期以来,各单位对聘用精神病患者的积极性都不高,通过法律形式保障患者的相关权利,并给予相关优惠扶持政策,将在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工作机会的同时,也将有助于社会消除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

    “回归到社会不仅是患者的渴望,作为政府,也希望他们回归社会、参加社会劳动,重新为社会创造财富。”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探访

    小伙子出院想当会计医院将为其颁职业证

    “先看清正反面,然后正面朝外,提起领口和衣角……”上周五9点多,回龙观医院的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内,小赵边说边仔细检查着衣物是否“达标”,扣子不全或者正面有污渍的衣服都会被他放置一旁,而非摞在一叠整齐的病号服上。

    为了给康复期的患者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北京市卫生局将承担着全市医院病号服和手术服清洗的洗涤中心设在回龙观医院内,今年6月起正式运行。

    22岁的小赵是首批进入该中心进行康复的精神障碍患者之一,每周一至周五上午的2个小时是他的工作时间。和同伴们一起将洗干净的病号服叠好,并将有残次和未洗净的衣服挑拣出,再送到隔壁的缝补车间,是他们每天的工作内容,最多时一个上午每人要叠180件衣服。

    因运动量有限,3年的住院经历让小赵胖了30多斤,原来脑海中的幻觉症状也早已没有了,获得此次劳动机会,他倍感珍惜,“我们一个月工资60块,全勤的话还有20块的奖金,请一次假要扣三块钱呢,我已经得了好几个月的全勤奖了!”小赵语气中透着欣喜和骄傲,每月发了工资,他会跑到医院内的小卖部买自己爱吃的东西。

    小赵知道,自己的病情需要长期服药,但与每月需支付的3000多元医药费相比,自己目前的这点收入简直是“杯水车薪”。他每天都盼望着能尽快出院,然后在超市里找到一份会计类的工作,和妈妈住在一起,“工资1000多就成,妈妈这些年太苦了,我想帮帮她”。

    回龙观医院康复科主任医师、市残疾人康复协会常务理事崔勇介绍,目前在院治疗的1000多名患者中,有10%已经可以从事此类的职业康复,这不仅是一种带有工作性质的康复治疗,还能通过工作中与同伴合作、与他人交流、是否按时上岗等表现来评估其病情是否达到出院标准。

    崔勇介绍,为了给参加职业康复训练的患者以肯定和奖励,医院计划对其在出院时颁发一张证书,并写上患者具有何种技能、得到过什么样的训练,随着《精神卫生法》鼓励企业接纳更多精神障碍患者就业,这张证书或将成为其寻找工作的“敲门砖”,“患者们走出医院、独立生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康复”。

    崔勇表示,目前医院已经准备开放下午的工作时间,以满足更多患者的职业康复需求。他建议,随着社区康复模式的打造,更多患者将具有职业技能,社区和单位都可以考虑将保洁等劳动强度不大的岗位留给他们。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