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宣教 > 正文

北京市人大代表建议合理调整公交票价

2013-12-04  来源:北京日报
[字体: ]

“公交低票价以来,政府补贴连续多年超过一百亿元,这样的包袱早晚有一天我们会背不起。”昨天(3),市人大财经代表小组对2014年市级财政预算草案初步审查时,建议调整完善本市公共交通的定价机制。

    代表调研中得到的数据显示,自2007年北京实施公共交通票价调整以来,随之而来的是财政补贴连年增长负担不断加重。2010年财政对公交的补贴达到128亿元,2011年为156.9亿元,2012年为175亿元,2013年补贴数额预计在180亿元以上,按照这种趋势推算,2014年的补贴额可能还会增加。

    人大代表提出建议,科学合理安排公共交通财政补贴,调整完善公共交通定价机制,在体现其公益性定位的同时,适当体现运营成本,减小财政压力,将财政投入更多用于公共交通服务体系的提升,实现北京公共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出租车燃油补助方面,2011年和2012年预算均为6.28亿元,去年增加到7.2亿元,对2014年补助安排,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委员认为,出租车不同于一般的公共交通,其定位应为公用而非公益性,无论从本市人口数量大、道路资源紧张的实际情况出发,还是从缓解交通拥堵、节能减排、提高出行效率的工作目标来看,出租车都不宜作为主要交通出行方式,建议市政府对当前出租车燃油补贴政策的合理性进行统筹研究。

    大额专项资金存在“钱等项目”

    大额专项资金作为财政预算中的重要部分,因为其使用相对灵活的特点而成为代表们持续关注的对象。2013年,全市市级大额专项资金安排约为270亿元,人大代表调研发现,由于项目储备不足或准备不够充分,大额专项资金“钱等项目”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了大额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甚至出现一些与其设立初衷不尽相符的使用情况。

    人大代表建议,建立必要的大额专项资金调整退出机制,对于部分成熟的项目,如购买社工岗位、老龄津贴等项目应适时转入部门常规预算列支,把有限的专项资金用到迫切需要解决推进的方向上。

    此外,人大代表还建议,逐步收缩大额专项资金的额度,“需要对整个270亿元进行一次清理,哪些该花,哪些不该花,哪些该缩小,哪些该停止,都要有一个说法,不能再盲目增加了。”

    养老券挤占过半养老专项资金

    “养老券这种撒芝麻盐似的服务,在推进养老事业发展中究竟起到了多少作用?从实际调研来看,作用微乎其微。”

    关注养老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预算安排的人大代表,从案例剖析的角度对专项资金用于养老服务券提出了质疑。代表实地调研发现,设立初衷是为了鼓励老人购买养老服务的养老服务券,在实际使用中变了味。一对月收入过万元的离休干部,每月领的两百元养老券成了上中学的小孙子的早点券;家住偏远山区的老人,养老券没处花只能交给小贩低价折现,从全市统计情况来看,庆丰包子等国有餐饮企业成为养老券的最大受益者。

    “政府自己的项目来申请政府自己设的专项资金,而且一下就占去总额的一半,这还是专项资金吗?”据介绍,养老券作为政府的政策性补贴,资金没有直接纳入常规财政预算,而是安排在每年5.2亿元的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人大代表提出担忧,随着老龄人口逐步增加,养老服务券对养老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挤占还将越来越严重。

    “关键问题是没弄清我们要支持的是什么?”市人大内司委主任委员刘维林认为,养老服务券的预算安排没有划清养老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老年福利的界限,发放也没有区分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和实际需求,“实际上已经成为按年龄等额普遍发放的老年福利”。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