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保作文 > 正文

北京今年有望开建4条“增强版”地铁线

2012-01-13  来源:北京日报
[字体: ]

  2015年北京轨道交通长度将达708公里

    “今年地铁通到哪儿?”成为人大代表热议话题。昨日(12日),记者从北京市规划委、北京市交通委得到消息,去年新入围“2015年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增强版”的5条地铁线中的16号线、8号线3期、海淀山后线和燕房线今年有望动工修建,预计2015年开通试运营。

    届时,北京轨道交通长度将达到708公里,中心城区每500米就有一座地铁站。地铁轨道线将在北京城下四横四纵交互往来,全市换乘车站达90座以上。其中东西向的线路包括1号线、6号线、7号线和14号线,南北向贯穿的线路则有4号线、5号线、16号线和8号线,还有2号线、10号线分别分布在二环路和三环路沿线。

    16号线延长方便15万人出行

    今年,轨道建设仍然加速跑。除了目前正在加紧建设的6号线1期和2期、7号线、8号线2期南段、9号线北段、10号线2期、14号线、15号线1期西段、昌平线与8号线之间的联络线、S1线西段和西郊线等10条线路外,即将新开工建设的项目还包括山后线、16号线、燕房线、昌平线南延段、8号线3期和6号线3期西延段。今年新开建项目中,16号线、8号线3期、山后线和燕房线均为“增强版”中涉及的新线。

    所谓“增强版”是此前本市制定的2015年轨道交通建设计划升级版。5条原定于2020年前竣工的地铁线工期提前至2015年前,其中包括海淀山后线、16号线、新机场线、8号线三期和燕房线。到2015年,本市轨道交通路网将在原增长计划基础上再加一百多公里的线路长度,达703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数据将有望刷新至708公里。新增加的5公里,主要是因为16号线原定终点站榆树庄将继续延长,增设宛平站,方便该区域约15万居民出行。

    12号线将为北三环及周边道路减压

    建设如火如荼,规划同样紧锣密鼓。今年,北三环线即地铁12号线进入了前期调研阶段。初步规划,这条地铁线西起海淀田村附近,一路向东,全程沿北三环铺设,最终抵达朝阳东坝附近。这条线路建成后,将缓解城区北部既有地铁线网客流压力,缓解10号线地铁车厢、站台拥挤同时,为北三环及周边道路交通“减负”。

    进入前期调研工作的还有3号线西段。这条地铁线基本位于阜石路下端,起点也位于田村附近,沿阜石路铺设,终点设在阜成门。今后,该站将成为3号线与2号线的换乘站。

    北京市规划委副主任周楠森透露,规划客流比较大的线路将考虑使用A型车。目前,北京地铁线路均采用的是6节编组的B型车。相对而言,一列8组编制的A型列车比一列6组编制的B型车可多拉至少1000名乘客。记者从市交通委获悉,已经确定3条线采用A型车,分别是14号线采用6节编组,16号线8节编组,海淀山后线8节编组。

    天通苑线将拉大站间距

    还有一批线路规划设计初见端倪。其中天通苑线的前期调研工作已经开始。初步规划线路设在地铁5号线东侧并与之平行。这意味着,城北的居民南行将添新选择。

    预计2020年前启动建设的快线R1线规划也基本确定。这条地铁快线全长50余公里,沿长安街向东西延伸,自西向东主要经过的功能区包括门头沟新城、首钢厂区、鲁谷居住区、公主坟商圈、金融街、王府井商业区、CBD核心区、通州运河中心区等。地铁快线拟采用大站快车方式,停靠站点较少,运行速度快,从而便捷连接中心城区和通州新城。在2015年北京的轨道交通规划中,尚未出现类似快线。

    相关新闻

    10号线二期今年确保全线运营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力争今年分段开通4条轨道交通线路。市人大代表、丰台区区长冀岩昨日表示,将尽最大努力,确保地铁10号线二期在今年全线通车运营。

    10号线二期起于劲松站南端,终于巴沟站西侧,线路全长32.44公里,全部为地下线,共设车站23座,其中换乘车站13座。完工后将与现有的10号线一期构成北京市第二条地铁环线,线路全长将达57公里,为北京最长的地铁线路。由于受到丰台站进度影响,10号线二期年底开通后将“保C争O”,“O”即与10号线一期贯通,形成地铁环线,“C”即是丰台站可能形成断点,或采取折返运营的方式,但具体方案未定。

    地铁站客流数据应与公交“共享”

    昨日,市人大代表王灏建议,北京地铁每一站进出站客流、拥堵情况等数据应与公交系统实现共享,方便公共交通实现互补。

    “目前,北京地铁通过刷卡进出站闸机时时回传数据,可以了解各站客流和拥挤程度。如果这些数据可以与公交实现共享,将发挥更大作用。”王灏举例说,“当地铁站点拥挤过大,沿途公交可以增发机动车增援,缓解地铁压力。”

    同时,公交车站也应建立类似的客流统计系统,随时了解每条线路各站客流变化情况。“当这些数据都实现共享后,公共交通资源使用将更加合理。”王灏说。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