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国家环保总局日前对山东省烟台资源再生加工示范区进行验收。专家组认为这个示范区从规划设计、园区建设和对企业的环境保护要求等方面已基本达到国家《废弃机电产品集中拆解利用处置区环境保护技术规范(试行)》(HJ/T181-2005)的标准要求,同意通过考核验收。这是我国第一家通过国家级验收的进口废物“圈区管理”试点园区,标志着烟台资源再生产业进入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圈区管理”,是指对从事再生资源加工处理的企业实施特定的园区化管理,以提高再生资源的回收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水、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圈区管理”可有效解决目前国内众多中小再生资源加工企业存在的管理粗放、经营规模小、布局分散、加工品种单一等问题。同时,通过资源的整合,建立起一批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再生资源工业区,提高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烟台资源再生加工示范区于2005年8月由国家环保总局批复“圈区管理”。园区规划建设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理论为指导,形成上下游产业相衔接、同类型企业相聚集的产业发展格局。按功能建设了生产加工区、管理服务区和污染处理区三大区域,按废旧物资类别分设不同的再生资源专属加工区,实现了废料入园——各厂区分散加工——原料成品出园的封闭循环模式。园区建立了项目入园审批制度和资质认证制度,所有项目入园前必须按要求填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报环保部门审批。入园企业在投产两年内必须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双认证”。园区内目前已有33家开工建设企业,海关、商检、环保、工商、税务等部门将合署办公,为入园企业提供一条龙式的便利服务。
验收组认为,园区的规划建设充分考虑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为实现封闭循环管理创造了条件。项目入园审批、资质认证、定期申报及检查、污染预防及事故应急等管理制度的建立,确保了入园企业具有较高的层次和素质,为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有效控制二次污染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