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境监测 > 正文

北京2012年汛期降水量为近14年来同期最多

2012-08-01  来源: 北京日报
[字体: ]

 昨(31日)暴雨再降城区高温 降至21℃

    进入汛期以来,光临京城的雨不是排山倒海,就是行踪飘渺。前(30日)晚开始的一场雨,却是与众不同,四平八稳地下到今天,在城区达到暴雨量级。不算上这场雨的雨量,以及周五和周六有可能出现的雨情,根据气象数据统计,入汛以来北京降水386毫米,比常年225毫米偏多63%,已是近14年来同期雨水最多的一年。

    大兴南各庄降雨91毫米

    前天的降雨主要集中在19时至21时之间,硕大的雨点令经历过“7·21”特大自然灾害的人心里一惊。据观测站统计,19时至20时这场雨的最大雨强已出现——海淀紫竹院1小时降水量为27.2毫米,达到短时暴雨标准。

    一夜醒来,窗外仍回响着淅淅沥沥的雨声,击打出平稳的节奏。截至昨天6时,全市迎来中雨,城区降下大雨,雨强最大的海淀紫竹院已迈入暴雨门槛。这场入汛以来“耐性”最好的雨,稳稳覆盖全市,大部分地区的降雨均持续了24小时。截至昨天20时,全市平均降雨量43毫米,为大雨级别;城区降雨量55毫米,迈入暴雨。其中,本市东南部降雨59毫米,西南部降雨48毫米;最大降雨出现在大兴南各庄,达91毫米。

    由于雨势平稳,没有造成明显灾情,但仍给房山的救灾工作和市民出行带来了不利影响。昨天12时后,北部地区的雨基本停止,城区降雨也有所减弱,市气象局于16时解除四级应急响应。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郭建兴分析,不同于7月21日那场强降水,这次降雨持续时间长,雨势相对较弱。其主要原因是副热带高压外围的西南暖湿气流较强,水汽条件好,形成降水的环流形势也比较稳定。与21日冷暖空气势均力敌不同,此次冷空气势力较弱,因此雨势也不强。

    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昨天后半夜还有降雨云带抵京。北部地区将再度降雨,城区雨势也会增大,预计在小到中雨量级。今天午后,降雨会逐渐停止,高温回升到24℃。而昨天的高温受到雨水打压,仅仅爬到了21℃,这在夏季比较少见。气象部门提醒,周五和周六本市还有雨情,建议市民关注临近天气预报,合理安排出行。另外,雨水会加重交通压力,造成路面湿滑,需注意行车安全;灾区居住帐篷的群众要留意渗水情况,及时用土掩盖或垫高。

    入汛以来降水比常年多63%

    记者昨天从中国气象局获悉,6月入汛以来,全国尤其是北方地区比常年同期雨水明显偏多。全国平均降水量232.4毫米,比同期偏多11.2%,是1999年以来降水最多的一年。其中,华北、西北、东北地区分别比同期偏多42%、30%、18%。而北京平均降水量为386毫米,比常年同期的225毫米偏多63%,为近14年来同期雨水最多的一年。

    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孙丞虎解释,进入“七下八上”的主汛期后,全国降雨云带自南向北推进,暴雨区也逐渐增多,“东亚夏季风偏强,导致北方降水增多。”而从中高纬度环流形势来看,东北冷涡活跃,在其控制下,大气对流不稳定,便于冷空气南下,冷暖空气易在北方地区交汇。

    另外,今年区域性强降水和高温天气都在增多。以7月为例,全国共43个站点达到极端连续高温事件标准;100个站点达到极端日降水量事件标准;85个站点达到极端连续降水量事件标准。其中不乏北京气象观测站点。孙丞虎表示,气候变暖使得水汽愈加充沛,大气环流持续性加强,为降雨提供了不少动力。随着气候变暖,今后不排除极端性天气继续出现的可能。

    17省市橙色预警手机全覆盖

    对于市民关注的短信发布气象预警的问题,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表示,除短信外,发布气象预警的渠道还有电视台、电台、网络、户外大屏幕等。目前,全国有河北、上海等17个省市实现了橙色以上预警的手机用户全网覆盖;安徽、湖南等5个省市实现了红色预警手机用户全网覆盖。记者了解到,其中不包括北京。“我们希望今年所有省都能建立发布预警的绿色通道。”陈振林说。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