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境监测 > 正文

名校游学:是“学有所获”还是“到此一游”(图)

2013-07-22  来源:新华网北京频道
[字体: ]

    7月20日,一名游客在凝视北大未名湖畔慈济寺山门遗址上游客的涂鸦。

    随着暑期来临,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国内诸多知名高校又迎来了“游学”高峰。记者连日在北大、清华采访看到,早上8点多,北大东门就有几百名参观者等候入校参观;而离此不远的清华大学,热闹程度也是毫不逊色,在二校门、水木清华、近春园等地,到处是参观的游客,一度堵塞了交通。这些游客中既有家长带着孩子“亲自上阵”,更多的是各种名目的“夏令营”“游学团”。说起“游学”初衷,家长们如出一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提前感受名校氛围,对他们考学有所帮助”。

    但实际效果如何呢?很多孩子表示这类“游学”多数都是走马观花,就如同到普通的旅游景点参观游玩。而大量参观者的涌入,也使得北大、清华游客爆满,打破了校园应有的宁静。一些高校学生表示,家长带着孩子来体验大学精神本是一件好事,但是他们不应该破坏学校秩序。例如,旅行团里的小朋友到处乱跑,大声喧哗;有的游客在教室外吹口哨,对着学生拍照;甚至是在校园内的一些古迹上乱涂乱画、踩踏草坪。

    教育学家也指出,家长要理性对待游学活动,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不是简单的参观游览,要让孩子“游有所获”。此外,我国大学距离没有围墙的全开放、全融入社区的状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需要教育管理和社会管理改革共同推进。特别是一些学校,要提升管理方式和水平,处理好校园开放可能产生的矛盾。

    

    7月20日,两名家长带着孩子在清华校园内拍照留念。

    随着暑期来临,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国内诸多知名高校又迎来了“游学”高峰。记者连日在北大、清华采访看到,早上8点多,北大东门就有几百名参观者等候入校参观;而离此不远的清华大学,热闹程度也是毫不逊色,在二校门、水木清华、近春园等地,到处是参观的游客,一度堵塞了交通。这些游客中既有家长带着孩子“亲自上阵”,更多的是各种名目的“夏令营”“游学团”。说起“游学”初衷,家长们如出一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提前感受名校氛围,对他们考学有所帮助”。

    但实际效果如何呢?很多孩子表示这类“游学”多数都是走马观花,就如同到普通的旅游景点参观游玩。而大量参观者的涌入,也使得北大、清华游客爆满,打破了校园应有的宁静。一些高校学生表示,家长带着孩子来体验大学精神本是一件好事,但是他们不应该破坏学校秩序。例如,旅行团里的小朋友到处乱跑,大声喧哗;有的游客在教室外吹口哨,对着学生拍照;甚至是在校园内的一些古迹上乱涂乱画、踩踏草坪。

    教育学家也指出,家长要理性对待游学活动,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不是简单的参观游览,要让孩子“游有所获”。此外,我国大学距离没有围墙的全开放、全融入社区的状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需要教育管理和社会管理改革共同推进。特别是一些学校,要提升管理方式和水平,处理好校园开放可能产生的矛盾。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