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境新闻 > 正文

该关停的企业竟被政府拍卖

2005-05-01  来源:中国环境报
[字体: ]
近日记者接到了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开云镇排塘村近50多村民联名举报,称位于该村内的衡山瓷厂在没有污染防治设备的情况下任凭废气、废渣、废水外泄,造成村民居住环境每况愈下。记者不久前驱车前往当地进行调查。
  据当地村民讲,该瓷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粉尘,尘粒落在他们的田里,造成农作物严重减产,果树绝收,所种的蔬菜也不能吃。记者在村民的指引下前往该瓷厂,还未走近瓷厂就明显感觉到附近的空气特别混浊,进入瓷厂厂区,工人们正在紧张作业,滚滚浓烟从一个大烟囱内冒出,与瓷厂仅一墙之隔的是一座茶山,而位于烟囱的上风向不到50米处就是一栋居民宿舍,宿舍之后方圆几里都是民居和农田。
  瓷厂老板向记者介绍,该厂占地约140余亩。2000年以来县政府将该厂承包给了私人老板,由于污染问题,衡山县环保局曾对该厂下达过限期治理通知,然而该厂停停开开,在污染治理上也进行了一些投入,但因治理技术等原因一直没把污染治理好。今年1月14日,县政府又将该厂以750万元拍卖给了现在的彭姓老板,改厂名为百瑞达瓷业分公司,仍延用瓷厂一条老式以煤为燃料的瓷窑生产线。
  在调查中令记者不解的是,该厂在2000年工业污染源达标时是衡阳限期关停的企业,可是现在不但没有关停反而被衡山县政府拍卖。随后记者了解到,原来今年1月县政府在拍卖该厂时并未与当地环保局沟通,县政府在明知该瓷厂存在严重环境污染问题的情况下,仍未提任何环保要求将瓷厂转卖给私人。据知情人向记者透露,像这样的瓷厂不仅每年可上缴政府至少几十万元的税款,还可以解决七八百名职工的就业问题,因此可以“边生产边治理”存活至今。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