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境新闻 > 正文

千年发展目标进展显成效

2006-04-27  来源:中国环境报
[字体: ]
4月20日,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发表的《全球监测报告》显示,千年发展目标(MDGs)的全球努力已经取得较大成效。
  这份《全球监测报告》指出,由于各国努力推动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全球在降低儿童死亡率、提高入学率、减少贫困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说明改进治理、增加援助、相互问责等措施产生了积极的成果。
  报告指出,在被调查的10个发展中国家中,有9个国家的儿童死亡率出现了下降,小学入学率迅速提高,几个国家的艾滋病毒/艾滋病感染率出现下降。报告强调,这表明,通过改进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和增加援助促进经济增长的策略已在一些国家取得成效。
  报告显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贫困现象急速减少,速度之快超过任何其他发展中地区。中国在这方面的成就特别突出,自1990年以来,日生活费不足1美元的人口减少了一半以上。不过,报告主要作者马克·桑德伯格指出,距离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时间只剩下10年,世界各地区的进展存在着差异:“过去5年的经济增长对减贫的进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就地区而言又有很大的差异。东亚和南亚在这方面的进步最大,非洲最小。”
  他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目前离实现这些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但这一地区一些国家已经取得的进步也非常了不起。从现在得到的一些统计数字来看,上世纪90年代末到2004年期间,马达加斯加在减少儿童死亡率、莫桑比克在提高疫苗注射率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桑德伯格还指出,相互问责是千年发展目标能否取得进展的关键。富国、穷国和各国际机构都应相互承诺,要在改进治理的同时增加援助,协调援助,并提高援助的有效性。
  报告还呼吁发达国家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的机构兑现2005年达成的关于增加援助和债务减免的承诺,包括在2010年之前每年向非洲额外增加250亿美元的援助,以及每年为所有发展中国家增加500亿美元的援助。
  桑德伯格指出,必须提高援助的可预测性,降低援助的分散性,使援助更切合受援国的需求,将援助用于能有效促进千年发展目标的领域。这包括允许受援国把援助用于支付经常性开支,在提高入学率、降低儿童及孕产妇死亡率、降低艾滋病毒/艾滋病感染率等方面加快进展。
  2000年,联合国各成员国领袖共同发表了《千年宣言》,承诺要努力在2015年实现八大千年发展目标,包括把每天生活费不足1美元的人口减少一半、普及小学教育、降低儿童死亡率、实现环境的可持续性等。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