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境新闻 > 正文

台风“榴莲”对菲律宾造成的灾害对我们的启示

2006-12-06  来源:新华网
[字体: ]

    新华网北京12月4日专电 近期,今年第22号(国际编号:0621)台风“榴莲”袭击了菲律宾部分地区,引发了特大地质灾害。我国同菲律宾一样,是受台风频繁袭击的国家,每年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我们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报道,台风“榴莲”之所以会造成菲律宾如此严重的损失,除了和马荣火山有关外,还和菲律宾近年来的非法伐木和采矿有直接关系,也是近年来菲律宾泥石流地质灾害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非法伐木和采矿造成土质疏松,遇有强降雨和持续性降雨极易产生泥石流、滑坡或塌陷灾害。

    我国是台风引发的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国家,台风暴雨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十分频繁。此次菲律宾的台风引发的特大地质灾害事件也为我们的防灾减灾工作敲响了警钟。面对自然灾害,如何较为准确地做好预警和科学预防,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灾难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的损失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该网站撰文建议:

    一、建立气象、水文、地质等要素的监测网络系统。台风引发的地质灾害预报不仅需要灾情资料,更重要的是灾害发生前的地质环境和诱发因素的监测。建立包括气象、水文、地质等要素的综合监测网络是提高预警能力最为重要的环节。

    二、加快山洪防治规划实施进程,加强台风强降雨范围、地点、强度监测手段和预报方法的研制,做好山洪、山地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目前我们对登陆台风中强降雨的分布和演变规律认识还有不足,台风造成的强降雨范围、地点和强度的预报,仍不能满足防御和减轻台风暴雨引发的山洪、山地灾害的需求,这也说明防御台风暴雨引发的山洪、山地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工作还存在问题或薄弱环节。须加快山洪防治规划实施进程,加强台风强降雨范围、地点、强度监测手段和预报方法的研制,扎扎实实做好山洪、山地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减灾等防治工作。

    三、建立多部门数据共享平台。菲律宾的灾难说明仅仅依靠一个部门进行研究和预警工作是不够的。建立与地质灾害有关部门的数据共享平台,是研究形成机理、建立预警平台的基础。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