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境新闻 > 正文

六国联合调查显示长江白鱀豚濒临消亡

2006-12-14  来源:东方卫视
[字体: ]

  11月6号,由中国、美国、瑞士、日本、英国、德国6个国家25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考察队在长江干流/开始了寻找濒危物种/白鱀豚的行动,昨天,活动在失望中结束。中外科学家遗憾地宣布,他们在长江中没有发现一头白鱀豚,这意味着比大熊猫更珍贵的白鱀豚正走向消亡。
  在过去的39天时间里,25名科学家用高倍望远镜等先进仪器,在长江宜昌至上海段往返3400公里进行观测。结果没有看到一只白鱀豚,甚至连江豚也已罕见。

  (采访: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首席科学家鲍勃·皮特曼或许白鱀豚已经没有了,因为我们没有看到,或许江里有很少的白鱀豚在那里,但对于一个种群的延续来说,现在已经非常危险了 。)

  不过专家表示,现在还不能宣布白鱀豚已经灭绝。因为根据定义,50年内没有在野外观测到任何个体,才标志一个物种灭绝。白鱀豚是一种类似海豚但生活在淡水的哺乳动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世界最濒危的12种动物之一。这一物种为中国长江所独有,有"长江中的大熊猫"美誉。

  监测显示,上世纪90年代初,长江中白鱀豚数量已由10几年前的400头降到150头以下。此次考察之初,科学家们曾预计其数量不超过50头。早在1986年,中外科学家就开始对白鱀豚和江豚展开保护,先后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了6个保护区。但最终仍没能改变濒临消亡的命运。

  (采访:中国科学院水生所研究员 王丁博士:目前长江上白鱀豚的状况非常非常的濒危,正在走向消亡。)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