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境新闻 > 正文

全球期待“点绿成金”

2009-06-09  来源:金融时报
[字体: ]
  眼下,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金融危机和气候危机的双重挑战。拯救经济不应拯救以化石能源或碳基能源为基础、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褐色经济,而是应该转向以可再生能源和低碳经济为特征的绿色经济。正因如此,6月8日在天津滨海新区召开的“全球绿色经济峰会”才吸引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来自国内外政界、商界和学术界的人士都将发展绿色经济作为推动未来全球经济复苏的一个契机。记者在会议现场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政府和企业发展绿色经济的强烈愿望。

  绿色经济推动全球复苏契机

  此次绿色经济峰会是由美国《商业周刊》、中国企业联合会、天津市政府等联合举办的。会议就如何在追求绿色发展的同时保持利润最大化,如何增强企业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以及怎样在一个高耗能的时代创建一个更加绿色的环境、人们如何从中受益等热点话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在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举办此次会议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为政策制定者、学术和商业领袖提供了一个凸显可持续发展商业重要性的平台。”《商业周刊》亚洲区董事总经理陈敏枝表示。

  从历史上看,每一次危机都酝酿着一次新的技术突破,催生新的产业和新的技术革命。当前,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经济体都把大力发展包括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节能产品等在内的绿色经济作为克服金融危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举措,纷纷推出绿色新政,绿色发展潮流在全球渐成趋势。不过,鉴于绿色经济不可能立竿见影地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且在短期内还需要不小的投入,一些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企业很容易以没有钱为借口而削减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预算。对此,陶氏化学公司新兴经济体区域高级副总裁吉姆·麦克伊维尼在会上明确表示,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

  “我们看到,从全世界的科技发展,尤其是过去两百年的科技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危机中往往酝酿着机会。科技的大发展常伴随着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因为那个时候政府会出台很多刺激政策。我相信这次也不例外,全世界仍然会经历这样一次轮回。”麦克伊维尼说。他还强调,这一次绿色化工将会成为全世界化工行业发展的一个风向标,同样地,风能、太阳能行业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美国通用电气副总裁兼“绿色创想”全球负责人史蒂夫·福莱德同意麦克伊维尼的观点。他还补充道,因为本次金融危机的全球性,在发展绿色经济并以此作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契机这方面展开全球合作至关重要,而且是各国和企业完全可以迎接的挑战。“其实去年年底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当时大家对绿色经济辩论、讨论的重点似乎已不再是要不要走绿色道路、而是在如何走这条路上。”他说。

  回望上周申请破产保护的汽车业巨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衰落之路,其在环保思维方面的迟钝、坚持生产排量大、污染大的汽车,就是造成其失败的因素之一。因此,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注入到企业建设之中,打造企业的“绿色胆囊”,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必备素质之一。惟有如此,企业日后面临的困境才会少一些。

  发展绿色经济政府作用至关重要

  史蒂夫·福莱德和气候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吴昌华还强调了政府在引发绿色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史蒂夫·福莱德说,过去全球的经验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吴昌华则形象地将政府的政策比喻为带领企业走上绿色发展之路的司机。她说,技术是引擎,资金是燃油,而真正开车的是政府的政策。

  事实上,奥巴马政府已明确提出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美国发展的产业制高点,日本则公布了绿色产业绿色法案,欧盟公布了2013年以前投资150亿欧元支持绿色经济等措施。

  中国政府自然也不例外。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已确定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重大决策部署,把这次危机作为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机遇,将推动新能源、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作为重要突破口。在4万亿元扩大内需一揽子计划当中,有2100亿元将用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目前中国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强调抓住绿色经济的发展机遇"点绿成金",希望能引导整个经济向绿色转型。事实上目前整个中国的项目审批体制已经转向绿色经济,也就是说这个项目必须是节能的、高效的,否则就不会获得批准。”吴昌华说。

  绿色信贷亟待制度体系保障

  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轻温室效应方面,金融行业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全国政协前任副主席王忠禹介绍,中国正在积极探索开展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等绿色金融业务。绿色信贷就是将贷款用于当前倡导的一系列的节能减排、产业升级、保护环境的项目,使其在产生效益的同时,还不以牺牲环境、资源为前提。

  据中国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李伏安日前在出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