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境新闻 > 正文

1.5万人齐聚哥本哈根 气候博弈今日上演

2009-12-18  来源:国际金融报
[字体: ]

  12月2日,丹麦哥本哈根,美国总统奥巴马被环保主义者制作成年迈的模样,标语中写着:“对不起,我们本可以阻止灾难性的气候变化,但是我们没有做到。”


  虽然签订国际气候变化条约的目标有些渺茫,但哥本哈根达成的任何决议,仍将影响每一个人的生活。

  从今天起,将有1.5万人齐聚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进行为期两周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谈判。人们不远万里齐聚一堂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达成一份新的共识来取代即将在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但因为美国众议院通过的气候法案一直卡在参议院,哥本哈根会议几乎已注定不可能签署新的气候条约。但即使如此,专家仍然预期最终的协议架构会逐渐成形。

  而且,协议的内容最后还是会影响美国人民的燃气与电费账单,以及全球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速度。政治风险顾问公司欧亚集团的能源政策分析师雷迪说:“会议结果将决定未来的发展,冲击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与能源费用。”

  哥本哈根气候会议推动的3个主要目标为:每个国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数字;达成减少气体排放的方法;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减少气体排放提供支持。

  近几周,许多国家都站出来表明自己的减排壮志,但是想达成一份让各方都满意的协议很不容易:发达国家的“诚心减排”最终无法取得发展中国家的信任,美国、欧盟和日本仍然对中国至少40%的减排目标心存不满。

  不过,到底谁的心最“诚”,还要靠数字说话。美国总统奥巴马最近承诺,到2020年时,美国的气体排放量可比2005年减少17%。但其他国家都以1990年作为减排的依据,若以此标准计算,美国减排的幅度大约是4%。也许这就是奥巴马的“诚意”。美国领导人在乎的永远是美国人会不会多付燃气费和电费,而不是世界到底要减少多少排放量。对气候谈判最积极的欧盟国家给自己设定的减排范围是20%到30%。同样以2005年为基点,中国预计到2020年将单位GDP的碳排放下降40%-45%。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