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境新闻 > 正文

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今开幕

2011-11-09  来源:北京日报
[字体: ]

  今晚,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即将隆重开幕。经过5年的培育,北京文博会已累计吸引225万人次参加,其中境外代表团252个,共有4067人次。前五届文博会累计达成投资项目及意向签约共1347个,涉及金额1777亿元人民币,其中境外项目206个,涉及金额270.9亿元。初冬的北京,燃烧着创意的激情,北京文博会,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创意展示T形秀台。

    拓产业发展新思路

    昨天,2011国际艺术授权博览会在798艺术区内隆重开幕。众多与会者将2011年称为“艺术授权元年”。该产业的井喷式发展,让人们看到了昂贵的艺术作品与传统制造业相结合的广阔“钱”景。而艺术授权概念在国内被广泛接受,离不开文博会强有力的助推。

    在2009年第四届文博会上,文博会组委会和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看准了“中国制造”欲向“中国创造”转变的趋势,特地开设了“艺术授权交易与设计展览会”,第一次将艺术授权的概念广泛传播开来。此后不久,国内首个艺术授权专项基金——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国际艺术授权专项基金正式成立,用于资助和扶持文化艺术授权市场的推广项目。去年的第五届文博会上,国际艺术授权博览交易会再次亮相,现场便达成了3000多万元的签约合作项目。

    今年6月,文化部发布的《2010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显示,去年中国艺术品授权和衍生品交易已达到了60亿元。

    除了艺术授权,版画逐渐被市场接受,也离不开文博会的推动。2006年百雅轩文化艺术机构率先在文博会上演示了版画制作流程,展出版画成品。5年来,百雅轩的展出面积不断扩大,也让艺术品复制和鉴赏的常识逐渐普及开来。如今,在版画的拍卖市场上,很多作品已告别千元时代,有了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身价。

    搭文化市场新桥梁

    一份对25家即将在今年文博会上推介项目的台商的调查问卷显示,他们最迫切的需求便是找到有效的沟通桥梁,将自己的产品卖到大陆市场来,用台商自己的话说,就是“寻找通路”。

    众所周知,两岸文化产业合作中,最具潜力的市场便是华文市场。大陆有庞大的市场需求,而台湾则擅长抓住这种需求开发产品。可两者的优势该如何结合?文博会提供了最好的沟通桥梁。

    早在2006年第一届文博会上,便有13家台湾文创企业参展。不过,它们当时还只能孤身挤在各个展馆中,难以形成合力。正是在那届展会上,市台办和文博会组委会发现了台商的困难,于是决定将这些企业集合起来。第二届文博会上,国展9号馆内首次有了台湾创意展馆。几年来,台湾文化创意主题馆的面积不断扩大,一直是人气最旺的地方。

    除了展览之外,2008年起,文博会还增设了两岸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商机洽谈会。2008年,洽谈会签约额1200多万元人民币;2009年增加到2200万元人民币,去年则跃升至1.5亿元人民币。

    经过5年发展,文博会展览上的境外参展商从最初的23家增加到去年的182家,展览面积从1000平方米增加到了9000平方米,签约金额从最初的0.9亿元人民币跃升为158亿元人民币。

    集聚区提升新力量

    每年的文博会,竞争最激烈的展位便是国展2号馆至4号馆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展位。北京绝大多数区县都想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展示各自集聚区的资源、优势、企业和产品。可以说,文创集聚区是北京最具生命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区域;而每年文博会上的这些展示,都给集聚区的提升带来新的力量。

    “去年参加第五届文博会,对平谷的中国乐谷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中国乐谷成为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就是在文博会现场发布出去的。”平谷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充分的宣传推介下,今年,中国唱片总公司等7家文化企业已达成30多亿元的投资意向,决心落户乐谷。

    尝到甜头的又何止乐谷。第一届文博会上隆重推出的751时尚广场,现在已经成为聚集中国最顶尖服装设计人才的创意园区;第三届文博会上推出的南锣鼓巷,如今不仅商户增加了近一倍,胡同商业业态也得到了极大丰富。

    今年,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又争相在文博会上发力。11个区县将设立自己的展区,推出中国(怀柔)影视基地、中国(大兴)工业设计产业基地等项目。其中,规模最大的朝阳展区将集中推出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国家广告产业园等五大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西城区将从演艺、设计、人文三个角度展示其丰厚的资源,东城区则将通过一个巨大的螺旋体“立体中轴线”,让产业分布格局一目了然。这些充满勃勃生机的集聚区,正期待着借助文博会的平台,吸引更多新生力量的加入。制表/吴千千

    文博发现

    中国62件汽车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汽博首展

    未来式汽车:让“雪鸢”飞!

    本报讯(记者 于丽爽)10年后汽车市场上会出现哪些新车型?不妨到北京汽车博物馆去看一看。昨天,中国汽车造型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展在汽博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汽车模型62件,全部是前四届大赛的获奖作品。本次展览是第六届北京文博会的分会场活动之一,展期两个月。

    展翅翱翔的“雪鸢”、源自中国神话形象中的“龙腾”、纯机械动力的“上班族”……走进汽车博物馆二楼展厅,看着摆放在玻璃展台里的汽车模型,耳边仿佛听到了发动机有力的启动声。

    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要属第四届中国汽车造型设计大赛特等奖作品——雪鸢。它的整个外形像一只展翅飞翔的大鸟;两个比车头还高的黄色车轮,像两只大眼睛;雪白的车轮支架,是洁白的羽毛;而两扇打开的车门,是翅膀造型,向空中伸展。车身则像是缩小版的和谐号动车。令人称奇的是,这辆车只有2个车轮。其设计者、清华美院学生孔世源和赵雁伟告诉记者,车的尾部虽然没有车轮,但有两个主涡轮喷射口,能负责汽车的启动与加速。

    新概念汽车“上班族”,也让人为之振奋。它的外形,就和传统汽车不同,没有发动机,没有相对封闭的车身,看着像四个轮子的自行车。没错,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跑起来全靠脚蹬。据了解,目前已有厂家和设计者达成合作协议,正在进行深化设计,使其有望实现量产。

    据介绍,中国汽车造型设计大赛已成功举办四届,是目前中国汽车设计产业规模最大、最具有权威性的国家级专业赛事和中国汽车创新设计领域中的重大赛事。2011第四届中国汽车造型设计大赛,共吸引来自清华大学、吉林大学等50多所高等院校参加,经过初评、复评后,遴选出65件作品、103名选手来京参加复赛。

    作为第六届文博会丰台分会场,汽车博物馆在文博会期间,还将举办未来汽车科普讲堂等活动,并发放1万张优惠门票,邀请市民进馆参观。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