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环境新闻 > 正文

京郊农民合作社抱团种地 土里刨出“金疙瘩”

2013-10-30  来源:北京日报
[字体: ]

顺义312名农民组成的合作社,不仅种全区半数粮田,还赴外省种地20多万亩——

农民抱团种地 土里刨出“黄金”

    开栏的话

 

    从2006年起,本市在京郊推广包括暖起来、亮起来、循环起来的“三起来”工程,它从基础设施入手,大大改变了北京农村的面貌。眼下,全市人均GDP已达到1.4万美元,在城乡融合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农村的土地产出率、资产收益率、劳动生产率,激发“三农”活力?“新三起来”应运而生。

 

    所谓“新三起来”,就是:土地流转起来、资产经营起来、农民组织起来。土地流转,围绕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机制、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展开;资产经营,着重深化农场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农民组织,旨在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发展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培育力度。

 

    按照规划设计,“新三起来”分别解决的是农民与资源、积累、市场的关系。处理好这三个关系,将为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农民增收提供重要保障。

 

    如今,“新三起来”工程正在整个京郊铺开。本报即日起推出专栏,对“新三起来”中的亮点进行深入报道,以期窥斑见豹地反映其进展。

 

    顺义有个“兴农天力”农机合作社,别看社员只有312人,却种了顺义区一半多的粮田,不仅如此,他们在河北、内蒙古、山东还耕种了大片土地,种植面积加起来25万亩,人均种粮800余亩。

 

    都说种粮不挣钱,可这个合作社却在麦田里种出了“金子”,从2007年成立以来,收入一年翻一番,2012年实现收入5000多万元,社员人均收入达到16万元。

 

    “土里刨金”有啥秘密?

 

    人均一亩到人均800亩

 

    顺义赵全营镇是传统的粮食种植大镇,记者来到这里采访时,秋播刚过,兴农天力农机合作社理事长陈领正在地头转悠,“开车绕合作社的地走一圈儿,得2个多小时。”陈领指着面前成方连片的农田说,“仅在顺义区,我们合作社就有近5万亩粮田,约占全区粮食种植面积的一半,在河北、内蒙古、山东等地,还种着20多万亩地。”

 

    京郊人多地少,农民人均耕地大约仅一亩,而这个合作社312名社员却种了25万亩地,算下来,人均种植面积800余亩。这么多的土地如何流转到一个合作社来种植的?陈领说:“这得从分田到户、土地确权说起。”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顺义区曾有粮田30多万亩,由各村集体组织生产队统一种植、经营。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土地确权政策的落实,农田分到各户,多则三五亩,少的不足一亩。很多农民不愿拴在这一亩三分地上,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不断有农民把自家的土地转租出去。

 

    2005年,陈领工作的顺义农机站解散了,他回乡开办了个农机服务社,修农机、卖配件,还帮农民干些农活。

 

    “2006年春节刚过,邻村李长松找我商量,说他在城里找了个工作,地顾不上种,每年租金400元转租给我。”陈领回忆,“我算了算,刨除租金,还有些赚,就应了下来。”慢慢地,这家三亩、那家五亩,不少土地逐渐流转到服务社。到2007年,陈领的农机服务社有了100多亩地。

 

    “那时候,大家都说种地成本高,不挣钱,可我们的地能挣到钱,别人买种子、肥料一斤1元钱,我们批量购买,能降到1斤0.8元;别人把小麦卖给粮贩,1斤1元钱,可我们直接找到大客户,一斤能卖1.25元。”土地规模种植效益高,种粮大户也逐渐加入服务社。

 

    开始时是简单的“租种”,年底给农户租金。2007年,我国首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兴农天力”农机合作社正式成立,农民的土地按当时的租赁价格折算成现金入股,年底享受租金加分红的双重收入。

 

    有了完善的章程,农民利益受到法律保护,土地像滚雪球一样集中到合作社来。

 

    从一台旧收割机

 

    到200台大型农机

 

    兴农天力合作社高大的车库里,停着几台德国“迪尔”大型联合收割机,这是陈领亲自到德国采购回来的。

 

    “它们是农机中的‘奔驰’,一台200多万元。”陈领抚摸着“迪尔”闪亮的机身,“以前根本想不到,咱农民自己也有能力买200万元一台的进口农机,而且一买就是4台!”

 

    2005年,合作社萌芽之初只有一台破旧的小麦收割机。“那时候,农田分割成了小地块,大型农机没了用武之地,很多村集体的农机都闲置、变卖,或是报废了。”陈领说,他花3万多元从生产队淘换来的旧收割机,是当时服务社最大的资产。

 

    2007年兴农天力合作社正式成立时,农民于洪文开来两台旧拖拉机:“我带着农机一块儿入社行不行?”

 

    经过反复讨论,社员们定下了合作社章程:农民出土地、农机、现金都可加入合作社,土地、农机可折算成现金入股,1000元一股,每名社员有一票表决权,选举出理事会和监事会。于洪文的两台拖拉机作价3万元入了股,他也就成了社员。

 

    成立之初,合作社有172名社员,土地1.2万亩,农机10台,出资总额折合500万元。

 

    虽说平均每户只出了3万元,但大家的资产凑在一起就好办事了。2008年正赶上本市出台鼓励购买农机的补贴办法,市级财政补贴50%,顺义区再补贴20%,农民买农机只需出资30%,兴农天力合作社开始大批采购农机。

 

    “当年就添置了一台崭新的‘谷神’小麦收割机,总价8万多元,除去国家的补贴,合作社自掏2万多元。紧接着又花5万元买了一台‘迪尔’进口拖拉机。”2008年底,合作社年终一结算,除去开支和社员分红,还有盈余60多万元,这笔钱,大伙儿决策,还是买农机扩大生产。

 

    合作社资产迅速扩大,目前,已经有200多台各种型号的农机,不仅能在北方种植小麦、玉米、牧草,还能到南方种植水稻。

 

    “从5月份开始,我开着农机从安徽、河南、河北到内蒙古一路作业,耕种的面积有上万亩。”24岁的农机手司庆振自豪地告诉记者

 年收入从1万元到16万元

 

    “同样是种粮食,为什么我种赚不到钱,合作社就行?”曾经有一阵儿,“老把式”张永丰就是不服这口气。

 

    说起来,张永丰是个种田能手,分田到户后,亲戚、街坊有不少把地交给他种,2007年时,他种了60亩地,算得上种粮大户了。

 

    张永丰肯吃苦,农忙时一宿一宿不睡。在黄土地里摸爬滚打一年,年终坐炕头一算,刨除成本、付了租金,收入才一万出头,“这还不算上自家的人力成本!”

 

    再看看兴农天力合作社,社员一年收入少说也有好几万,“都是种田,他们能种出花儿来?”张永丰不服气,亲自到兴农天力合作社看究竟。

 

    正值秋收,陈领把张永丰带到了地头,大型玉米收割机轰隆隆开过,玉米棒剥了皮收进车斗,秸秆打好捆留在农田,一个熟练的农机手一天可以收100亩地。

 

    “在我的地里,这一趟要三个工序,玉米掰下来、剥皮,再给秸秆打捆,一个人一天能收一亩地就不算慢。”张永丰有点开窍了,陈领又说:“更重要的不仅是这个,卖粮的时候你再来。”

 

    卖玉米那天,合作社的粮库前,三元公司养殖场上门收购的大货车排了一溜儿,上千吨的玉米很快就运完了。张永丰拉住收购员问:“我家的玉米也上门收吗?”收购员摇摇头,“量太小,还不够我们一趟油钱呢。”再一问收购价,张永丰更羡慕,一斤1.1元,而他卖给粮贩的价格一斤才0.95元。

 

    “这就是合作的力量,”陈领给张永丰细细算了笔账,“因为种植量大,买种子肥料都有优惠,卖粮不用找中间商。算下来,合作社种一亩地一年的效益至少200元。”

 

    张永丰当即就决定加入合作社。现在,他是合作社的骨干力量,一个人种了2000亩地,年终工资、提成、分红三项收入加起来达到16万元。

 

    规模种植创造了效益。现在,兴农天力合作社共有固定资产5000余万元。2012年,合作社创收5000余万元,人均收入16万元。

 

    “我们的合作社在社会分工细化、生产力大幅提高的时代中应运而生,”经历了合作社整个创办过程的陈领深有体会,“在计划经济年代,土地虽然也是集体耕种,可那时出工不出力,效率低。现在,在市场经济的指引下,土地流转到有能力耕种的农户和组织手中,逐渐发展成为合作社。这样,不愿意种田的可以离开土地进入二、三产业,有能力种田的就可以好好经营这块土地了。这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起来的合作社是有生命力的。”

 

    陈领带记者来到合作社的万亩丰产方试验田:“我们这块试验田种了十多个新品种,采用了最先进的耕种和灌溉技术。”青油油的麦苗刚刚钻出地面,远程遥控的指针喷灌机正在自动浇水,远远望去,这不是一片农田,更像是一幅都市农业的画卷。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