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一个个烟囱相继倒下,北京通州区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陆续退出。记者昨天(8月2日)从通州区获悉,今年年底前,通州将有近2000家企业腾退撤离。
在西集镇菲美德机械有限公司的旧址,工厂里的浮土已经覆盖了锅炉。“以前,每两台这样的锅炉每年就能烧3000吨煤。”西集镇相关负责人介 绍,如今菲美德机械公司已经迁入河北省邢台市。伴随着大型企业纷纷外迁,通州当地富余劳动力如何安置?据区人社局介绍,就业保障的规划与企业退出同步进行 的,他们同步采取分流疏导、创业帮扶、推动跨区就业及托底安置等方式,在疏解同时做好就业保障。
创业成了通州人就业新途径。围绕通州发展新定位、新需求,许多人从区人社局组织的培训班出来,走上了创业的道路。越南的水牛角、白虎活络 膏、香水……这“越南三宝”在北京平仙坊商贸中心就能买到。店主詹琪是通州人,她的生意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的目光。“我原来在公司负责室内装修设计,公司去 年初搬离通州,我觉得离家太远,就留了下来。”詹琪说,他参加了区里的创业培训,由于他是学设计出身,对美感和时尚的嗅觉很敏感,她选择了经营特色加工商 品。“我今年3月申请的8万元小额贷款,4月就打到了我的账户里。今年的生意还能再做大一点。”詹琪说。
无独有偶,永顺镇的小刘理发店里,刘海燕的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这是我在创业班里学的。”刘海燕说。
通州区还细化跟踪指导服务项目融入培训。据区人社局介绍,学员创业后,他们将提供不少于6个月的跟踪辅导,指导学员用足用好优惠政策,为学 员及时提供政策扶持信息,包括更新现有“通州区创业者家园”网站的对接速度,开通“通州区创业者朋友圈”微信公众号。在跟踪服务中发挥创业专家团队的指导 示范作用,专家对学员创业项目进行指导评估。
目前,通州区创业培训主要针对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人员、本市毕业未就业大学生和转业军人等。目前已开办创业培训班74期,近千名学员实现了成功创业,带动6700余名当地劳动力就业。据悉,该区计划再利用4年时间培训1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