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其他信息 > 正文

中国电影人将如何应对“虎视眈眈”的“外来者”?

2012-05-04  来源:新华网北京频道
[字体: ]

  “3D奇幻电影《雨果》将于五月在内地上映!”3日,影迷们雀跃地分享这一新发布的影讯。作为斩获今年5项奥斯卡大奖的影片,《雨果》将成为4月上映的《泰坦尼克号》之后,又一个与国产影片争夺观众的“重磅炸弹”。

    2012年2月,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达成谅解备忘录,中国在原本每年引进20部美国电影的基础上,增加14部IMAX或3D电影;美方票房分账从原来的13%升至25%。这意味着好莱坞电影将更多地走近中国观众。此外,它也将对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冲击。

    如今,每个月平均有两三部国际大片在国内影院上映。对此,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韩三平等电影人态度乐观,认为进口大片的增加势必促进中国电影品质整体提升。

    从4月的票房排名看,国产影片在大片的“夹缝”中生存难度进一步增加。与《泰坦尼克号》《超级战舰》《灵魂战车2》等大片同步上映的有《春娇与志明》《绣花鞋》等华语影片。与《泰坦尼克号》首映6天在中国市场吸金4.5亿元相比,国产片望尘莫及。

    “中国的电影院和电影市场发展速度非常快,简直超乎想象。”4月23日率队参加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著名导演卡梅隆说,2010年他来中国时,仅有600块3D荧幕,而现在已经有2800块荧幕在放《泰坦尼克号》3D版。4月24日在京召开的“国际著名电影企业高峰论坛”上,包括好莱坞主流片商在内的国际电影企业的高管纷纷表达了对中国电影市场的重视与信心。

    面对“虎视眈眈”的外来者,中国电影人如何应对?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进口影片配额增加将对国内电影市场提高质量、整合资源起到积极作用。

    一些实力雄厚的公司纷纷主动走出去,采用合拍的方式吸引全球电影人才,广泛集纳最先进的电影技术。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表示,“前几年中国电影对西方电影公司来说没有魅力,现在不一样了,在中国电影和海外主流电影公司的谈判当中,我们不再是弱势资本。只要项目好,中国电影不缺资金。”

    充分汲取“中国元素、好莱坞技术、国际化表达”的合拍片占有多方优势,因此特别受到中外片商的青睐。《变形金刚》《X战警》系列电影制片人汤姆·德桑托表示,他目前筹划的中美合拍片《封神天下》,就是以中国的封神榜故事为题材,运用好莱坞的技术进行包装,在全产业链上实现合作。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韩三平表示:“中国不仅有电影市场,还应有强大的电影制作能力。合拍片应该吸引全球电影人才,广泛采用最发达电影技术,但不光只是吸引美国技术人员。电影从拿到剧本到最后发行,大概有330多个工种。哪怕是化妆、焰火、灯光的环节,我们都愿意跟世界各国合作,吸引各国艺术家、技术人员、营销发行人员来和我们共同发展。中国电影未来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进口大片配额增加,对于促进电影市场向“精细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只要国产影片贴近群众和市场的需要,一样能够击败进口片,像《失恋33天》,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上海联合院线副总吴鹤沪说。

    进口配额提高后,一些有特色的电影企业转向了中小成本电影,细分市场,以各自的优势杀出一片新天地。如2011年《孤岛惊魂》《梦游3D》等惊悚题材电影,一举成为票房黑马,使得内地的“惊悚题材”也成为一个热门题材。

    即将上映的《画皮2》四大投资方之一麒麟影业宣传总监麻朝俊说,公司在制作电影特效上具有优势,因此将专注于对东方神话传说的挖掘,寻找世界性的电影元素、电影语言以此构建自己的电影作品,希望造出一个新的电影类型“东方新魔幻”。

    一些人担心好莱坞电影的冲击会使我国电影丧失自身的文化特色。对此,北京电影家协会主席张和平认为,每年34部进口大片的压力下,以往粗制滥造的电影产品的生存空间会很小,好的国产电影市场化的能力会不断增强,对提高影片质量,整合资源将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韩三平说:“如何提高电影产品质量,使中国电影更加优秀,成为摆在当今中国电影企业领导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于丹说,好莱坞电影增加并不会冲击中国的文化特色,而是恰恰相反。一个开放、包容的心态才是民族自信心的表现,也只有在不断的开放、交流和文化碰撞中,才可以唤起真正的文化自觉。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