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子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环境保护 > 其他信息 > 正文

北京城很多古迹因他留存下来

2013-10-31  来源:北京晚报
[字体: ]

“北京活化石”、历史地理学泰斗侯仁之逝世 上午记者探访北大燕南园61号

 

 

 

 

 

 

 

    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昨天(22日)下午2时许在京因病逝世,享年102岁。侯仁之是中国“申遗第一人”,被誉为“北京活化石”。今天上午记者了解到,北大已经成立治丧委员会,学校正在和侯仁之的家属着手商量治丧适宜。

    从进入北大开始,侯仁之就一直生活在校内,直到前几年病重住院。位于燕南园61号的一栋青砖小楼,陪伴着老先生度过了大半生。上午9时,记者推开小院的栅栏,进入楼内。侯老的长子侯方兴正和儿子在整理屋里的物品。穿过门廊就是客厅,在客厅门口摆放着一架立式钢琴,琴键已经发黄,但音色依然清脆,“父亲过去时常会摸摸它。”侯方兴说。在客厅里,除了一个大个书柜,地上也都摆放着各种历史、地理的书籍。墙上,挂着一张侯仁之和国学大师季羡林的合影,“他们是好朋友,季老过去常从朗润园过来串门。”侯方兴说。

    侯方兴说,父亲2004年前后因为身体原因离开这栋楼,搬进了北大校医院。今年5月,因为腰椎血管狭小以及肺部感染等原因,病情加重,随后住进了友谊医院。“昨天上午重症病房的医生还说病情有所好转,但下午一点就给我们打电话说不行了。”侯方兴带着家人立即赶往医院,虽经医生全力抢救,无奈回天乏力。

    上午,北大校长王恩哥来到侯仁之家中慰问,除了表达哀悼外,也表示学校将全力支持治丧事宜。侯方兴的妻子告诉记者,目前初定北大的悼念灵堂放在北阁报告厅,或者百周年纪念讲堂,“公公生前说过后事要简单,也提到了北阁。但可能场地条件放在讲堂会更好,毕竟公公的朋友大多年事已高,有一个休息的地方会更好。”她说,不管怎样,家里人会尊重父亲的意愿,丧事从简办理。记者了解到,2009年季羡林去世时,悼念灵堂设置在北大百年讲堂。

    截至记者发稿,侯仁之的家属还在和侯仁之生前工作过的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相关工作人员商量丧事细节。北京大学新闻发言人蒋朗朗介绍,目前北大已经成立了治丧委员会,学校与家人正在商议处理后事,讣告和相关安排随后会发布。

    追忆

    他对历史的责任心让人感动

    吴良镛(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著名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家)

    “我跟侯仁之认识几十年了,建国后我从美国回来,他从英国回来,那会儿我们就认识了。他是历史地理的大家,对北京城的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去世是学术界的一大损失。”

    舒小峰(北京市文物局局长)

    “最早认识侯老是在1997年的一次会议上,他对北京历史文化渊博的知识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作为历史地理学科的大师级的专家,侯老在私下里非常平易近人,一点架子都没有,对任何人的请教都是知无不言、毫无保留的。虽然我们的私交不多,但是每次交往,我都能从侯老身上学到好多东西。他对北京城深厚的感情,对于历史的责任心让人非常感动。”

    孔繁峙(北京市文物局原局长)

    “我在北大做学生的时候,就听过侯老的课。侯老讲课非常有水平,知识渊博,讲起北京城的建设来引经据典。当时作为文革前不多的教授之一,他的课在北大非常受欢迎,几百人的大教室坐得满满的,过道里,门口挤的都是学生。

    后来我在文物局工作时,开始与侯老建立了工作上的联系。他算得上是北京城市建设的大功臣,德胜门的留存、天坛内古建的腾退、长安街南段城墙的复建……很多工程都是侯老牵头专家呼吁的。

    侯老已经在医院住了五年了,这两年病情有些严重。去年我去医院看他的时候,他已经不认识我是谁了,眼皮都抬不起来。”

  档案

    中国申遗第一人

 

    侯仁之,1911年12月6日出生于河北枣强,祖籍山东省恩县。1940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49年获英国利物浦大学博士学位。1952年起在北大正式开设“历史地理学”课程,被同行评价为“创造中国历史地理学派第一人”。此后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长期致力于历史地理学的教学与科学研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4年,侯仁之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起草了中国应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提案,并最终促成中国成为缔约国之一,因此被誉为“中国申遗第一人”。

    作为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开拓者,侯仁之毕生研究北京城,被人称为“活北京”,他解决了北京城市起源、城址转移、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其客观规律等关键性问题,为北京旧城的改造、城市的总体规划及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上世纪80年代,侯仁之得知已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卢沟桥桥体损毁严重,随即撰文呼吁“保护卢沟桥刻不容缓”。也正是在他的呼吁下,卢沟桥很快得到妥善保护和整修,并被列为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1993年有人提议将即将修建的北京西客站建在莲花池原址上,侯仁之强烈反对。他强调“先有莲花池,后有北京城”,“莲花池是北京的生命源头”,意见最终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莲花池原址被保留了下来。

    此外,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西南侧立有一块石碑,上书三个大字“未名湖”,也是侯仁之所写。

    故事

    侯老与本报的不解之缘

    一位是被誉为“北京通”的历史地理学泰斗,一份是北京土生土长的报纸,两者之间自然有着不解之缘。

    51年前,1962年10月,本报就曾报道侯仁之在中国革命博物馆讲述《北京城的成长和北京的水》。

    50年前,本报五色土“我和北京”专栏发表了侯仁之的文章《换了人间》,字里行间抒发了他对新中国首都北京处处朝气蓬勃,气象万千的感叹。

    33年前,1980年2月15日,《北京晚报》复刊,6月3日,头版刊发侯仁之专访——《北京通谈改造北京》。同年,复刊后的北京晚报成立了顾问委员会,9月17日,顾问委员名单见诸头版,侯仁之先生与华君武、廖沫沙、侯宝林、管桦等文化界名人赫然位列其中。

    作为顾问,在关注北京城市发展的同时,侯仁之先生也一直关注着北京晚报,1984年7月5日,本报发起了著名的‘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当年10月,刚从美国讲学归来的侯仁之先生立即参加了此项活动,不仅以夫妻名义捐款1100元,还致函本报表达对此次活动的支持:“回到首都,未及休整,就在‘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欢呼声中,随着几位革命老前辈和有关的专家学者一齐登上了‘天下第一关’。在这里好像看到了一个伟大民族的过去,也看到全人类的明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愿为“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社会赞助活动略尽绵薄!侯仁之 张玮瑛”。

    在半个多世纪的交往中,本报凡涉及北京演变和城市改造的报道中,总少不了侯仁之先生的观点和建议,如1985年3月22日,头版头条:《侯仁之教授就北京城市建设提出意见 改造旧城要注意保护历史文化遗迹》;1988年1月15日,本报头版报道《著名学者侯仁之踏寻古水道谈京城演变》。

    2006年12月13日,本报刊发当天上午侯仁之、季羡林等荣获北京大学首届蔡元培奖的消息……

    昨天,侯仁之先生走了,北京晚报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顾问,北京城却仍然会记住这位“北京通”。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 信息检索 --
精彩推荐
本站为公益宣传站,如涉及版权,请和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合作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