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金坛市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攻坚年”活动,继续深入实施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城乡绿化等八大工程,着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建设成效明显。
大力加强生态产业建设。目前,金坛市已初步形成了以盐化工、光伏电子、服装生产及机械制造为特色的产业格局,建成了一批循环经济试点,淘汰了一批耗能高、污染大、效益低的工业企业;深入开展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和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市已有37家企业完成了清洁生产审核,82家企业开展了ISO14000论证;积极推广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丘陵山地综合开发、生态种养、观光生态农业等为主的生态农业模式,重点培育发展食用菌、桑田养鸡等生态农业循环经济链,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64.2万亩,建成10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气发电工程2座。
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近年来,金坛市持续加大推广施用商品有机肥、绿肥及测土配方技术等,今年可累计减少使用氮肥5075吨、磷肥1315吨;建成直溪天湖、坞家村及朱林黄金村3个秸杆还田示范工程;加大了对畜禽养殖场的专项整治,在被常州市列入整治范围的畜禽养殖场中,7家被关闭,16家新建了沼气池,5家新建了各类化粪池,9家实施了畜禽粪便干湿分离、堆肥和封堵自清措施,4家实施了生态养殖;关闭了2家生猪屠宰场,停业整顿2家。
加大环境优美镇创建。各镇区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力度,加大对公共绿化、道路维护、公厕改造、路灯出新、河道清淤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薛埠、直溪、尧塘、朱林、儒林、指前6个镇已全部通过创建全国环境优美镇省级考核验收。目前,金坛市已有50%的行政村创成省级和常州市级生态村,80%的中小学校建成各级绿色学校,6个社区创成省级和常州市级绿色社区;全市已有61个村通过“三清一绿”达标验收,16个村达到“五化三有”标准。
积极开展水环境整治。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分别完成提标改造和除磷脱氮提标及扩容改造方案;对尧塘河、湟里河、丹金溧漕河等8条主要河道开展整治,并实行河道长制度,建立完善长效管理制度;完成对方洛港、山蓬河、儒林河等9条河道和46个村庄531个河塘的清淤疏浚整治;完成通济河紫阳桥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和丹金溧漕河白塔水质自动监测站的改造;敦促13家纺织染整、化工及造纸企业实施提标改造工程。截至9月底,金坛市提前完成了关闭120家化工生产企业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