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昔日“哗啦啦”的水龙头前摆满了存满水的水桶。
|
![]() |
南通镇第一水源方山水库接近干涸,库底已被晒裂。
|
![]() |
年纪大了,方绍越仍要弯腰佝背提上好几桶水。 |
管网年久失修,流一吨、漏半吨多,自然“喊渴”。补上农村小水利欠账,不光要新建,还要重视维修。而这也正是福州市当下农村小水利建设的重点。
4月20日,福建福州闽侯县南通镇,第一水源方山水库停止出水第九天,全镇实行分区供水第七天。
双号,是方庄村供水的日子。74岁的村民方绍越家,门口墙角处的水泵,马达“隆隆”,正全负荷工作。“隔天才供水,所以今天要往房顶的水箱灌满明天用的水。”方绍越说。
数百米之外的廷宅村是单号供水。村民吴宝玉家没水泵,一供水,他便会将家里各式各样的五六个水桶装满,“前一天存下的水,第二天是够用了,但生活上多少还是不方便。”吴宝玉说,“以前需要用水,直接打开水龙头,水就‘哗啦啦’出来了。现在,要提来提去,倒来倒去,特别是冲厕所,最不方便了。”
南通镇17个村中,14个村近4万村民平日用水靠南通水厂与洲头应急水厂供应。进入4月,村民们发现水压变小了,水量变少了。到4月12日,方山水库无水可出,南通水厂停止运转,原先两个水厂14400吨的日供水量,一下子锐减为只靠洲头应急水厂的7200吨日供水量。
南通缺水,直接原因是旱。“安全库容是130万立方米,现在只剩2万立方米的‘死库容’,根本出不了水。”南通水厂厂长郑强说。
但这场小旱,仅仅是缺水的催化剂。郑强告诉记者,现有连接水厂与村民家庭的管网,绝大多数已经运行了25年。由于长久失修,漏损率高达60%。眼下,南通镇已将第二水源吸水管延伸了8米,实现了24小时抽水;并增设取水泵和一体化净水设施,增加了3600吨的日供水量。
这些只是临时措施,关键要对管网彻底 “改头换面”。南通镇镇长魏邦仲告诉记者,管网改造与南通水厂扩建已经一并启动,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5月可以进行施工招投标,6月开工动建。“整个工程将投入2800万元,其中一半以上用于39公里长的主管网改造,而且各村还将配套资金,改造所有入户的管网。”魏邦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