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农历新年,为防止越冬候鸟在春节前后挨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启动大范围人工投食工作,给寒冬里的候鸟送去“年饭”。
鱼类、贝类、水生植物是越冬候鸟的主要食物来源。据鄱阳湖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吴和平介绍,由于去年鄱阳湖区域发生的夏秋连旱,使保护区核心区域湖泊遭遇严重干旱,影响了水生植物及鱼类、螺蚌的生长,直接威胁到越冬候鸟的“口粮安全”。此外,持续低水位导致候鸟栖息范围缩小,保护区内候鸟密度过高,面临“僧多粥少”的局面。
目前,鄱阳湖保护区工作人员采取人工的方式,已将250多公斤小鱼、3800公斤稻谷和玉米等食物撒播到距离候鸟不到1公里的浅滩。吴和平说,今年保护区储存了20多吨谷食和鱼虾,下一步将计划用飞机进行空中补充投食,并密切监测候鸟分布情况和食物分布情况,确保候鸟安全过冬。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淡水湖,亚洲最大的越冬候鸟栖息地。据2011年12月份的调查显示,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越冬候鸟共有水鸟52种,数量超过50万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