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进步,从以前的写信到打电话,再到现在的网络联系,青少年与外界接触的途径越来越多,受外界不良影响的机率也相对提高了,这引起了家长们的担忧。为了防止孩子结交不良朋友,探究他们的思想动向,一些家长选择偷偷审阅孩子的信件日记、偷看手机短信、安装网络软件查看孩子上网记录等方法。但这些行为引起了孩子的反感和逆反心理,甚至引发过激行为。对此,从事青少年心理研究的专家表示,过度地侵犯青少年隐私会伤害他们的感情,从而引发新的心理问题,家长履行监护义务时应讲究方法。
安装监控软件窥探孩子网上行为昨天,记者在市区一电脑城了解到,近年来可以限制孩子上网的电脑监控软件(如聚生网管:http://www.grabsun.com/)在电脑市场十分热销。正在购买软件的谢先生告诉记者,他儿子上小学三年级,虽然还比较小,但因为从小就接触电脑,对各种上网方法已掌握得很熟练,前段时间发现儿子竟然在网上和人聊天聊得火热,问他和什么人在聊些什么,他却不肯说,谢先生对儿子的行为既担心又好奇,所以决定买一套监控软件来全面了解儿子的网上行为。
据了解,这些被称为“电子家长”的电脑监控软件不但可以由家长来设定子女的开机时段、上网时间和休息时间,也可以过滤掉一些不健康的网站,并且限制运行某些应用程序,比如游戏等等。更令人关注的是,其监护功能还可以使家长看到孩子的上网记录、聊天记录等,孩子的网上行为完全在家长的视野之中。不少家长购买的目的就是为了掌握孩子的网上行为。
为保护隐私孩子与家长“捉迷藏”
但是,这种软件在满足家长监护需求的同时,却伤害到子女的心理。初三女生小杨在发现父母安装了监控软件查看她的聊天记录之后十分伤心,她说,本来自己在网上也没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但是父母的行为对她太不信任了,感觉就像自己被赤裸裸地暴露在人前一样,一点隐私也没有。而高中生小陈说,在家里上网时父母总是有意无意地进房里干扰他,老是担心他在网上“为非作歹”,他干脆一有机会就到网吧里混,想上什么网就上什么网,想玩什么游戏就玩什么游戏。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家长对孩子管得太紧,孩子们就会想出对付的办法。记者在和一些学生聊天时发现,现在孩子对付家长窥探隐私的方法真是五花八门。为了防止被父母看到日记,不少孩子将日记本搬到了网络上。因为只需在网上申请一个属于自己的Blog,即网络日志,就可以在这里尽情抒写心中的惆怅。繁复的账号和密码,家长要破解自然不容易了。很多学生说,现在他们的联系方式基本上是上网和发短信,不喜欢打电话,因为打电话最没有隐私了,而短信可以看一条删一条,上网聊天也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懂得破解的,相对比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