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 冰
就在黄光裕放弃注资180亿元进中关村不到2个月,中关村似乎又给黄光裕惹了点麻烦。
10月11日中关村 (000931)公告,由于工程纠纷,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中关村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日前被诉至法院,被要求给付工程款等合计约8300万元,且本案尚未审理,目前尚无法判断对中关村2008年度业绩的影响。
而就在2个月前刚刚宣布放弃房地产资产注入方案的黄光裕,面对中关村如此乱局,是否还会将中关村重组进行到底?
重组前景阴晦不明
10月11日中关村公告显示,日前,中关村建设哈尔滨分公司收到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有关《应诉通知书》。哈尔滨长城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请求解除与中关村建设哈尔滨分公司的工程施工合同书,要求被告给付工程欠款及利息、停工损失、入冬维护费,共计82,998,261.79元。中关村建设哈尔滨分公司、哈尔滨中关村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为中关村建设子公司)和中关村建设被列为第一、第二、第三被告。
2005年4月25日,哈尔滨分公司与长城公司签订关于建设哈尔滨市松北金融贸易A区1#、2#、3#楼和B区5#、6#楼工程施工合同,由长城公司以包工包料方式承包工程。
其后,该项目一度停工,于2007年10月复工。长城公司在《民事起诉书》中认定:截至2008年1月31日,中关村建设方陆续支付工程款2,920万元(扣除从长城公司10万元借款),该工程施工形成工程款73,395,989.29元,现拖欠44,395,989.15元。
鉴于双方在工程量确认、停工损失和欠款利息等问题上尚存在分歧,且本案尚未审理,目前尚无法判断对中关村2008年度业绩的影响。
在黄光裕刚刚宣布放弃180亿元注资没多久,中关村的控股子公司又给他惹来了个8300万元的官司问题。
为此记者联系到中关村新闻发言人贾鹏云,他对此表示:“官司是一个上市公司常有的事情,不会对公司有太大影响。”
此次控股子公司的官司问题,也许是小事,但对于中关村重组,会不成为黄光裕退出的催化剂?
属鸡的黄光裕,在资本市场上确实像一只好斗的雄鸡,以攻为上,不断搏杀。但面对低迷的大市,他一度雄心勃勃要打造的A股地产旗舰中关村也不得不低下骄傲的头。
自从2006年7月,黄光裕旗下的鹏泰投资从北京住总集团受让中关村27.51%的股份,以持有29.58%的股份成为中关村第一大股东。
从此,黄光裕对主业不清、巨额担保风险和财务负担沉重的中关村开始了漫长重组之路。2007年10月8日,中关村停牌进入重组,直到2008年5月7日才得以复牌。
在这期间,黄光裕通过减持国美电器股份套现等方式,向中关村“输血”5亿多元。
复牌后的中关村曾宣言注资180亿元入中关村,但时隔3个月中关村公告放弃实施定向增发购买鹏润系地产资产的方案,未来3个月内不再审议与非公开发行相关的议案。
为了上市黄光裕耗费重金,布局已久,但就目前重组中关村的前景却仍不明朗。
黄光裕渐有退意
众所周知在中关村所有的困境中,真正将中关村拖入谷底而多年不得翻身的是当初历史上的——广东CDMA项目。
中关村旗下的中关村通信于2001年6月28日开始共在广发北京分行申请专项用于建设广东CDMA项目的31.2亿元贷款,并由中关村为上述贷款提供连带责任担保。但此后,随着国家政策调整,CDMA项目整体划归中国联通,中关村科技的广东CDMA项目出现重大变故,中关村科技从此背负了沉重的担保和债务。
而中关村为该项目做出的数十亿人民币担保,让黄光裕熬尽了心血。
甚至,在中关村刚刚遭遇广东粤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31.2亿元的巨额逼债时,当时黄光裕委派进中关村的高管,一起辞去了公司职务。当时有分析人士表示,此次中关村高层大震荡很可能与此事有关。
而就在中关村焦头烂额之际,中关村的实际控股人黄光裕成功减持了1.7亿股国美股份。这不得不令人猜测黄光裕是否准备拿钱“救急”,但国美电器总裁陈晓和新闻发言人何阳青却对此表示了否认。
直到2007年12月28日,中关村通过第三方支付给广东粤财1.5亿元,并于当天与中关村网络签订《关于广东CDMA项目清算协议》,久缠于身的“CDMA担保门”事件得以解决。同时,银行债务重组问题也获得有效解决。
接近黄光裕的人士介绍,进入中关村之初,黄光裕虽没有坚决向上市公司置入地产资产,但也认为这是其地产业务上市的一个通道。
不过,随着对中关村情况的深入了解,黄光裕似乎明显产生了“悔意”。
就目前,黄光裕不但没有将任何旗下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甚至早有传言,黄光裕考虑将旗下资产业务打包到香港上市。
而黄光裕最初接手中关村是想利用中关村的品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