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电子城管委会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关村管委会的业务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抓重点、破难点、出亮点,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在规划报批、创新服务、统筹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突破。
一、2008年经济运行综述
2008年电子城科技园高新技术企业经济运行基本面尚好,实缴税费总额保持快速攀升。外部需求萎缩,宏观经济下运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工业产销首次出现负增长。
(一)总收入保持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
1-11月,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总收入641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比1-8月回落6.7个百分点,
现代服务业支撑,经济保持增长。1-11月,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分别实现总收入244.6亿元和396.4亿元,所占的比重分别为38.2%和61.8%。
重点企业稳定发展,大企业数量逐步增加。总收入过亿元的企业84家,比去年同期增加12家,共实现总收入552.2亿元,占园区总收入的86.1%,对园区总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189.7%。
主导产业份额稳定,电子与信息业继续领跑其他产业。按高新技术领域划分,电子与信息实现总收入340.4亿元,占总额的53.1%,继续领跑其他产业,但受金融危机影响订单逐月减少,导致产销逐月下降,同比基本持平。
(二)企业所得税成倍增长,拉动实缴税费总额快速攀升
2008年1-11月,电子城科技园高新技术企业实缴税费总额30.1亿元,同比增长28.2%。拉动实缴税费总额快速攀升的是企业所得税,受税收政策的调整和2008年4月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影响,企业所得税与去年同期相比成倍增长。
(三)企业经营压力加大,利润总额降幅明显
企业经营压力加大,电子与信息业整体不景气,第三产业利润总额负增长,投资收益减少,1-11月园区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8.4亿元,同比减少10.5亿元。
(四)工业企业产销首次出现负增长,工业品出口持续低迷
电子城作为开放的国际化园区,受国际经济形势发生剧烈振荡,市场需求急剧萎缩的影响。1-11月,园区内工业企业生产和销售首次负增长,累计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26.8亿元,同比下降1.4%。主要工业企业出口减少,导致出口交货值持续下滑,1-11月园区内企业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53.2亿元,同比下降17.6%。
(五)加大研发投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1-11月,电子城科技园开展科技活动内部经费支出50.9亿元,同比增加165.2%。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44.9亿元,同比增长178.2%,占科技活动内部经费支出的88.3%。
1-11月,电子城科技园申请专利的企业75家,专利申请数为535个,其中发明专利228个,较去年同期均有成倍增长。
二、产业促进相关工作
(一)梳理各类政策,构建政策支撑体系。梳理国家、北京市和朝阳区相关政策,印制了《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汇编》。分别召开了专家学者、相关部门、园区企业、代表委员、社会监督员、机关内部等六个层面的座谈和研讨会,确立了“统筹、覆盖、择优、创新、长效”的政策制定原则,初步形成了关于促进朝阳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建议。
(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征集启动。面向朝阳区注册且在朝阳区纳税的企业进行了项目征集,评出47家企业的61个项目,支持金额合计1670万元。同时,对于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一事一议”的原则,由区高技术产业与现代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给予支持。
(三)加快园区建设,构建开发建设协调推进体系。不断推进新建区域建设进程。ABB传动扩产项目二期已经投入使用;大唐电信项目已确定具体实施方案;杰华生物北京基地的奠基剪彩。
(四)加强协调服务,建立产业促进与服务体系。整合政府力量,为园区企业开通无障碍行政审批绿色通道。着力搭建“沟通、培训、服务”三大平台为企业服务的北京朝阳高新技术企业协会成立。成立了无线新媒体产业联盟和产业服务资源联盟,举办无线新媒体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论坛。由园区五家高新技术企业发起的北京市智能卡行业知识产权联盟成立大会召开。
(五)设立高新认定辅导大厅。在北京市出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相关办法之后,开展了一系列辅导工作,多次集中对企业进行培训,从各科室抽调人员组成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辅导小组,设立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辅导服务大厅,为园区企业提供从政策解读到材料受理的一条龙服务,共辅导企业200余家,接待1500余人次,接受电话咨询约1500次,截至2008年12月底,电子城科技园共有178家企业通过高新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