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地产 > 正文

北京“点睛之笔” 海淀山后崛起“新中关村”

日期:2007-10-10  来源:北京晚报
[字体: ]

  路宽景美的北清路上,一片造型新颖的灰色建筑群引人注目,40万平方米的用友软件产业园就坐落于此。你能想像吗?这个拥有5000余名员工、年收入达十几亿元的亚太最大管理软件产业基地是从一间9平方米的小门脸房起家的。
  1988年,中关村新技术开发区成立,当时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整条街都是卖电脑硬件的,却没有一家做软件”,两个年轻人凭着5万元借款和1台电脑的“家底儿”,在海淀南路租下9平方米的小房挂起了“用友财务软件服务社”的牌子。1999年,中关村的有限空间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当时已具规模的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为用友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一座1万平方米、能容纳500人的全智能大厦在上地落成,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财务及管理软件研发基地。2007年3月,海淀山后新区“新中关村”的规划吸引了用友目光,举家移师山后新区永丰产业基地,建成了亚太最大的管理软件产业基地。站在园区内,用友集团副总裁郑雨林感慨颇多:“从电子一条街到上地,再到永丰产业基地,在19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已完成了最完美的跨越。”

  用友的“三级跳”不仅是中关村1.8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一个代表,同时也见证了北部“新中关村”的崛起。

  “海淀以百望山为界分为南北两片,5年前,山后还是一片贫瘠,任凭哪个高新技术企业也不敢搬来。”2003年起,海淀开始在山后再造一个“新中关村”,“生态型、田园式、现代化”的北部新区迅速崛起,规划总面积达226平方公里的新区为一直受土地困扰的中央村的发展拓展了广阔腹地,众多高科技园区逐渐北移。郑雨林说:“这里环境优美,交通通讯都非常便利,条件和环境比美国硅谷更优厚,而且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众多科研院所以及清华、北大等高校分布周边,将来会成为一个世界级的研发型的公司总部基地。”

  目前,地处北部新区核心地带的北清路两侧,汇集了上地信息产业基地、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文化教育基地、中关村创新园、北大文化创意科技园、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和稻香湖国际教育园八大高科技园区,形成一条新的高科技产业带。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