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走访中关村电子市场时发现,个人“炒货族”暗藏其中,他们是用现卖现提货的方式赚取差价来营利。
炒货探访·现场
有买家才提现货
笔者昨日来到中关村海龙大厦。刚到二层,一个穿白色衬衫的男子就跟到了笔者身后。
“大哥,您想要点什么?不买没关系我可以先拿货给你看看。”当了解到笔者想要选购一根DDR533笔记本内存条之后,他马上说:“没问题,您跟我上四楼,我们那儿有柜台,您在那儿等我就行。”男子将笔者拉到了四楼“柜台”,之后就不知去向。
15分钟后,穿白衬衫的男子拿来一根黑金刚1G的内存,开价400元。笔者以再多看几家为由离开了。后来才知道,刚才那个“柜台”其实与这名男子没有任何关系,只是那名男子临时给笔者找了个可以坐着等的地方。
炒货探访·现状
“炒货族”没资金进货
笔者在调查中获知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中关村并不是所有经销商都有固定的货源,有些根本没有足够的实力、资金去进货。
笔者又先后来到e世界数码广场、科贸商城、鼎好电子商城等3家大型电子产品卖场,发现炒货族比比皆是。刚进鼎好电子城就有五六个穿着西装的男子拉住笔者推销自己的产品,但没有一个人说自己是哪个品牌的代理,都是要什么有什么。
笔者从一位商场保安那儿得知,对于这种现象商场保安也无权干涉,保安说:“我们只能对出租柜台进行管理规范。只要流动商贩不影响商场内的购物秩序,我们也只能看着他们在眼前晃。”
炒货探访·原因
柜台进货使产品价涨
一位自称曾经靠炒货发家的电脑配件老板向笔者透露了内情,之所以有这么多炒货的,是因为这种经营模式先期基本上不用投入过多的资金。
据称,实力较弱的商家和个人,依靠差价就可以获得利润。市场上什么产品热门他们就做什么,并没有一个主导产品,利润当天就能产生。
其实单笔买卖最多赚取几十块钱的差价,总价与市面上的卖价差不太多。但在电子产品销售高峰期时,每天都会有上千元入账。由于“炒货族”的进货渠道仍是固定柜台,并且是相对固定的几个,因此有些产品的价格就无形中涨了起来。
炒货探访·提醒
“炒货族”不太可信
笔者随后来到鼎好一联想笔记本专卖店,销售人员王先生表示,“炒货”卖家大多没有固定场所,在利益的驱使下,这些人往往以次充好,如果生意不好随时可以走掉,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很难找到负责人。如果由于这些产品导致电脑出现问题,品牌电脑厂商不承担任何责任。
商场管理人员介绍,希望消费者还是尽量到正规商家购买电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