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年一度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日益临近,各监管部门也不断推出新的举措来帮助消费者规避风险,而短信也被应用到了这些监管工作当中。
近日,北京市工商局、消协等机构联手启动了海淀区电子市场整治活动。
此项活动共发布三项机制,并采取七项措施开展治理。除为商户建立诚信档案、建立电子曝光台等之外,在电子市场较密集的中关村地区,还会采用短信提示的方式,对消费者进行消费提示。
据介绍,从今日起,进入中关村地区的中国移动用户,都将自动收到关于购买电子产品的消费提示,短信内容会随近期的消费热点而变化,以提醒消费者规避消费风险。
由于我国手机用户数量的迅速增长,短信也成为发布社会公共信息的一种新的有效手法。例如在今年南方抗击雪灾的过程中,小区短信就成功地承担了辅助应急指挥的工作。
群发短信也不止适用于地震、灾害天气、公共卫生等大型事件,正如此次的消费提示短信一般,目前许多地区的交通管理部门也已开始在突发事件中利用短信的方式发布信息,疏散车辆。
相信这些消费提示短信不光会为消费者带来适时的提醒,而公共短信在未来也将越来越贴近民众的生活,在不同领域扮演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