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家中关村业者称,近日中关村市场内出现了部分业者被“空头支票骗货”的事件。
![]() |
![]() |
本站记者就此事与部分业者进行询问调查时发现,这次的“空头支票骗货”事件是由某些人,在某写字间注册一家小公司,然后利用开出的空头支票在业者那里提取与空头支票上金额等值的货物。
不收支票,为何还会“被骗”?
另据调查,目前中关村大部分业者已经不肯拿支票作为最后的结算手段,原因主要是害怕被骗,但是近日又为何会爆出“空头支票骗货”的事件呢?记者在对此继续深入调查时发现,有一部分中关村业者仍然会收取小额的支票,金额数目大多在万元人民币以内,他们普遍认为即使受骗,也不会损失太大,这就给了某些人可乘之机,由此就出现了此次事件。
贪图利润 吃亏上当
据记者走访,多家店铺业者普遍反映:“这些人拿着“空头支票”,到我们这里买东西,还专挑我们赚钱多的东西,开始我们觉得还挺高兴,之前生意这么差,现在终于能赚点钱了,等把支票拿到银行一看才发现上当了,不过还好金额不算太多,损失也就几千块钱,下次我们不会再收支票了!”从这段业者的话不难发现,这些人应该是对中关村的销售方式有所了解,在柜台或写字间假装顾客购买商品,然后从销售所转型的商品就能大概区分出哪些商品对于业者利润大,再开出“空头支票”与业者进行交易。
走进中关村提醒中关村业者,尽量避免以支票作为最终结算手段的交易,如果只能以支票作为最终结算手段,一定要谨慎。
相关案件:
利用“空头支票骗货”数额最大的要算是03年由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宣判的中关村第一诈骗案了,那次诈骗案涉及金额为1900多万元,犯案者被判处无期徒刑。
据悉号称中关村第一大诈骗案的原北京仪科惠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诈骗案一审判决,被告人林大兵犯票据诈骗罪、合同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有关人士称,虽然此案涉案金额为1900多万元,并非同类案件最高案值,但因情节恶劣,故法院一审判处同类案件的最高刑期。
据了解,1997年4月,被告人林大兵出具虚假验资报告,成立了仪科惠光公司,林大兵任法定代表人。后林大兵与33家企业达成供货协议,约定33家企业先向仪科惠光公司供货,后结算货款,从而骗取大量货物,同时指使公司销售人员只追求货物的销量,平价甚至低价销售上述货物,造成巨额经济损失。为拖延付款并继续从上述公司骗取货物,批准大量开立延期支付的支票,致使上述公司误认为仪科惠光公司到期可以支付货款而继续供货,造成支票大量空头并给上述公司造成巨额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