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经济大环境很不好,所以最近笔者在和一些活在中关村的手机业者闲聊的时候,都会有意无意的把话题扯到“最近生意如何啊?”“上个月生意怎么样啊?”“下一步准备干点什么啊?”等等之类的问题,其实不是太“经济农民”的朋友都会明白,这些问题都是白问,答案就是那么几个,可是前些日子,有几个手机业者给笔者的回答却变了,而且变化令笔者大吃一惊!那是怎么回事呢?且听笔者细细道来。
相信朋友们多少还有些印象,去年圈内流传过这么一句话:“这年头,做MP3的开始做手机;做手机的开始做汽车;做汽车的转做房地产,什么来钱做什么!”说这话的道理是没错的,做生意嘛,又不是搞什么慈善事业,何况有实力去赚更多的钱,为什么还要固守陈规,吊死在一棵树上呢。中关村的业者靠着中关村这么一块IT产品集散地,就应该充分利用村里的各种资源。中关村和国美、大中等大型卖场相比,最明显的优势在于“散”,这个“散”说的不仅仅是业者“散”,更大程度上说的是产品“散”。别的产品不说,咱就拿手机举个例子来说,在国美、大中、苏宁等等大型卖场中,我们可以见到手机,有诺基亚的、三星的、天语的、OPPO的,甚至还有一些造的比较雷人的山寨产品,尽管手机品种繁多,但您绝对在那些卖场里看不见有卖手机键盘按键的、手机摄像头的、手机外壳个性化定制的,甚至是手机软件的(多指刷机),不光是手机,其它产品其实也是如此,所以“散”是中关村和其它卖场相比的最大优势,当然也不能否认那句话“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中关村的优势相信朋友们心知肚明,虽然JS比较多,但是随着消费者越来越注重理性消费,即使JS想坑人,也远没有以前那么容易了。也多少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JS的利润下滑的很厉害,再加上如今恶劣的经济大环境,使得很多JS活的很压抑很郁闷,不过人的适应能力是最高的,环境变了,人就会改变,这主要是一个心态的问题,心态好的人,就会积极寻求出路,心态不好的人,也许就会消极对待自己的事业,甚至是生活。
当彻底习惯了一个行为之后,改变就变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在经济危机之前,就有不少业者试图改变过,这些改变的人或改善了一些自己的事业、生活,有些人则悲惨的离开了中关村。因为改变,其实是机遇、眼光、实力、魄力和运气等五方面共同作用的产物,想要改变,这五个方面缺一不可!举个例子来说,目前山寨笔记本非常热销,这对于卖手机的业者来说就是一个机遇,因为有了市场供求,加上手中尽可能找到的资源,有财力,也就是实力,敢于在市场还没被分食的情况下果断出击,这需要魄力,接下来就是努力宣传,然后等待顾客的上门,当然还需要一点点的运气。这绝不是说笑,因为已经有业者这么干了,而且效果可以说令笔者惊讶,有多惊讶,看了这句话您就明白了:“我们的山寨本这个月已经出了一百多台了!”。
不光是这名业者,笔者还知道很多这样的业者,已经开始改变,只不过没有这名业者的效果明显罢了,但是都明显的改善了他们的事业和生活,虽然累了很多,但是不累点,怎么能赚到钱?怎么能在残酷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的竞争力?
再举个例子,也是手机业者的。众所周之,做行货手机生意的,要么就需要有非常良好的人际关系,要么就需要有很多的财力压货,二者有其一就成,当然都有那是更好。笔者就认识一个只有上述第一条的一位手机业者,当时这位业者因为和渠道方的关系很好,可以拿到很多别人拿不到的价格,所以手机的售价也就很低,但是他也明白,卖手机玩价格战,对于他来说不合适,也玩不起,因为其他的一些费用支出,几乎让他是在做“慈善事业”,所以他决定改变,当时经济危机影响还不是很严重,人们对高清的需求又有所加大,所以他决定去做高清播放器等相关产品的生意,经过一番努力,他的利润主要来源于销售高清设备的利润,这就是成功。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比如说水货手机经营不利,而果断转变经营策略,主做手机配件,利润直线上升的;减小常规销售,主做厂家渠道的;凭借实力等五大因素,增加产品线的,这样成功改变的手机业者还是非常多的,目前中关村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的手机业者改变了自己的经营策略,不完全舍去老本行,而增加产品线,已经悄然成为了目前中关村市场的一个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