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万平米摊位
一年间腾退
去年11月,月末。王杰开着一辆陪伴他六年之久的旧捷达,一路向南,穿过北京城高新技术产业最尖端和电子产品最发达的一片耀眼灯光,告别“中关村”。
去年5月,以DIY攒机、售卖电子商品为业的王杰接到了中关村海龙电子城(600658,股吧)的摊位退租通知书,按照合同规定,海龙答应给王杰这样的商户一个月租金的补偿。
尽管随着近两年商品价格透明化利润降低,他早已萌生了改行的念头,但接到通知的一刻,王杰还是无法平静。
那时候王杰并不知道,海龙大厦调整的背后,竟是中关村调整电子卖场低端经营模式的第一炮,他的摊位,也不过只是海龙、鼎好、E世界三大电子卖场商户一年内腾退的6万平米营业面积中的“九牛一毛”。
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电子一条街”成为中关村诞生的第一个新兴业态,也是京城电子商品最为聚集的商贸区。
进行业态调整的中关村西区东临中关村大街,西接苏州街,北起北四环路,南至海淀南路。整个区域规划占地面积为94.6公顷,总建筑面积340万平米,共有道路20多条,有40余条公交线路直达,停靠在海龙、鼎好、科贸、E世界楼下。
地铁4号线、10号线开通后,两条南北、东西向的“大动脉”横贯了整个中关村西区。
就在大批零散商户入驻中关村的同时,中关村发展规划中已经多次提出,建设中关村,需要站在全球高度来看中关村的发展,要把中关村打造成为全世界的知识创造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成为“世界的中关村”。这意味着,电子卖场不能成为中关村主要的业态。
电子产品卖场
进退两难
去过中关村攒电脑、买配件的市民都知道,进入中关村任何一座电子大厦,一些黑导购瞬间如“苍蝇”一般团团围住,不停地询问是否攒机、是否修电脑,一些拼劲十足的黑导购甚至会动手拉人。
电子产品卖场杂乱无章的形象,使得很多知名大企业,面对中关村望而却步。
根据一项资料显示,中关村电子卖场的疯狂扩张始于2002年。当时,中关村IT卖场总营业面积为6万平方米。到了2005年,这一数字已增加到了20多万平方米。2006年和2007年,随着中关村E世界和鼎好二期的先后开业,中关村IT卖场的面积创纪录地达到了32万多平方米,相当于44个足球场。
然而,面积急速扩张,IT产品并没有多少区别,中关村各大卖场在疯狂的竞争中尽显疲态,与之相对应的是不诚信经营行为开始不断涌现。
没有利润空间的支撑,没有消费者的大量需求,DIY市场也注定了将走向萎缩。
“以前电脑攒机刚兴起,中关村只有海龙、太平洋(601099,股吧)电脑城等两三家卖场,生意很好做。但电子卖场开得越来越多,攒电脑的客户却没有成倍的增加。”王杰“痛定思痛”,总结离开中关村最主要的原因,“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供需模式下,变革缘于“竞争对手”太多。
王杰总结另一个原因,是卖场销售的利润降低。十年前网络尚不普及时,市民攒机只能亲自到现场逐家询价砍价,而如今的中关村卖场,各种商品均在网上有最低售价,产品的价格几近透明。“除了缴纳好几千的租金还要盈利,只能靠拼量赚钱。”
高端产业聚集
即将进场
中关村西区,是中关村创新版图的中心。目前,这场由政府牵头主导的调整,为中关村电子卖场带来新的生机。
目前,各卖场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调整,以顺应中关村西区建设在经济结构调整大背景下的发展要求。反映在海龙电子城上,是在压缩卖场面积的基础上,积极引入创新要素企业,形成行业聚集。
截止到2011年底,海龙大厦10层以上不少商户已经陆续搬出,不再经营IT产品,并被改造成写字间对外出租,已经有不少文化创意公司入驻,5层DIY攒机商户也已搬离,将改造成为厂商服务和消费体验区,为以卖个性、卖服务等高附加值内容的高端DIY市场留出空间。5层调整完成后,海龙还将对其他楼层做布局规划,整个调整要持续到今年上半年。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鼎好和E世界,几家电子城都在通过自己的方式吸引创业企业入驻,探索自己在中关村这个大环境下的发展之路。
一定程度上,《中关村西区业态调整规划》打开了中关村电子卖场诸多小商户被困住的锁。这份规划中指出:中关村西区位于海淀区的核心地带,既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又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目前,西区业态状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端要素的聚集和中关村丰富科技资源的转化,调整势在必行。
“低端退市、高端进场”,业态调整不断优化中关村西区的业态空间布局,提升着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优势,加速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让资本、技术、人才在这里加速聚集,形成推动整个中关村创新发展的动力源(600405,股吧),起到引领首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又好又快发展的作用。
昨日,市人大代表、市委常委、海淀区委书记赵凤桐透露,中关村西区将对电子卖场内一些零散的商户进行清退,通过业态调整的方式达到规范市场的目的。
中关村三个字
将更值钱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及要推进产业结构深度调整,这样的转变意味着关注的重点从区域经济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深化到每个产业内部的结构比例。
进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势必要优化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保增长与调结构并重”的精神,积极化解经济运行中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加快推进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出加速培育高端产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完善特色产业聚集区,推进工业能耗需求管理,淘汰落后产能。
同时,增强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加快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把节能、环保、降耗、减排作为产业管理的工作重点。
中关村西区业态调整,也是整个中关村高端产业集群发展格局的一个缩影。
在这场变革中,中关村电子卖场改变的是嘈杂的购物环境、恶劣的同质化竞争,不变的是中关村为上游企业提供最新研发资讯的功能和在整个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中中关村三字的含金量。
如今,中关村西区业态调整的步伐中,原有商户将逐渐告别中关村最初凌乱、混沌的记忆,这是王杰心头上沉甸甸的部分。他依然是当初创业时的那个执着的小伙子,离开了中关村后,他将在其他领域开始新探索。只是他身上,早已烙上了“中关村”的烙印。
回望中关村,看那一片灯火璀璨,王杰相信,中关村会越变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