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二小:在书法速成实践中进步
————“书法速成进课堂试点教学”纪实跟踪报道(10)
中国的书法艺术既是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但不可忽视的是,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普及后,中国特有的传统汉字形式——书法,受到电子科技的严重影响和冲击,如今“键盘打字快如飞,握笔写字重千斤”已不是个别现象。
为培养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提高书法艺术欣赏能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日前,我国教育部和文化部先后分别出台了关于普及书法的相关文件,特别是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后,全国正在掀起重视文化发展的高潮,书法作为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这一背景下获得了更加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各地区各部门也就书法教育普及进行积极探索,而一种叫《陈翔四力法》的书法速成进课堂项目越来越引人关注。社会各界对具体实践中,“书法速成”进课堂的效果究竟如何持观望态度,记者将通过持续纪实跟踪报道的形式为大家介绍其教学进展情况。

“只要上课认真听
齐小溪所在的中关村第二小学,早在今年5月份,借助《陈翔四力法》全球3-30小时“零基础书法速成教学法”项目,启动了书法进课堂的试点工作。而经过
《陈翔四力法》始创于1993年。是唯一荣获国家教育部、中国书法家协会“全国中小学生书法教学教法研讨会”的国家专利书法速成教学法,并先后出版了《陈翔四力法书法速成宝典》等一系列的毛笔、硬笔书法速成教材。其简单易学、快速有效的教学效果先后多次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汉办、中国书法家协会等国内外业界的高度认可。
中关村二小院的书法课堂上充满文化气息。书、毛笔、万次水写帖等书写工具早已准备完毕,同学们端正坐姿,聚精会神的听
讲起自己学习书法的进步,11岁的齐小溪说,爷爷也是书法爱好者,他30多岁就开始写,看到自己通过学习了短短四节课后写的第一幅书法作品“温故知新”时,爷爷很吃惊,说
10岁的美籍李嘉淇同学凭借自己上课时的认真听讲,书写的繁体字几乎可以和字帖中的范字相媲美,得到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嘉淇说,从刚开始跟陈翔老师学书法时就特别喜欢,老师教学方法很独特有趣,只用“左顿、右靠”和“菱形、三角形”等简单教学理论和书写秘诀,就能让同学们快速掌握书法速成的要领,简单易学,特别有趣!
目前,北京市中关村学院、矿院附中、中关村二小等海淀区部分大中小学校,通过引进《陈翔四力法》全球3-30小时“零基础书法速成教学法”项目,将书法速成进课堂的试点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师生们学习兴趣高涨。
据悉,在今年教育部艺术委员会主办、有近40万中小学生参加比赛的“第16届全国中小学书法大赛”中,经《陈翔四力法》世界书法速成教育学会统计数据显示,其中有307位各地中小学生分别通过短期学习了《陈翔四力法》后荣获一、二、三等奖。与此同时,《陈翔四力法》世界书法速成教育学会也成为此次教育部最大的校外专业书法教育组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