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有580亿美元,你会怎么用?一百个人可能有一百种回答,其中也许包括:捐出来做慈善。你我一辈子都不可能挣到580亿美元;就算挣到了,也未必真的做得到一分不剩地全部捐出来。但是,有一个人做到了———比尔·盖茨。
上周五,盖茨正式宣布退休,这位IT界的世纪风云人物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他留给人们的记忆不会只是Windows,应该还有那种“不带走一片云彩”的豁达。据一家门户网站所做的调查,80%的网友对盖茨的个人评价是“喜欢,堪称一代伟人”。
放在十年前,很多人对盖茨的印象却不是这样的。尽管没有人否认他是“奇才”,尽管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对他心生崇拜,但很多人不满他对盗版的毫不留情,更痛恨微软在操作系统上的垄断。记得曾经有一个帖子流传甚广,说比尔·盖茨的名字和Windows转换成电脑代码,正好是魔鬼的代号。
盖茨形象的转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跟捐出全部财产做慈善有多大关系,我无法实证。反正,当有一天我听说盖茨将捐出全部财产、一分一毫也不留给子女的时候,我肃然起敬,并且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曾经把盖茨“妖魔化”过。
一位参加了盖茨家烧烤晚宴的微软实习生写道:“从衣着上看,盖茨不像首富,倒像是中关村的IT民工。”对于一个醉心于技术理想的人来说,钱财真乃身外之物。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盖茨的追求无疑已经超越了物质,达到了最高层次———“自我实现”。
我在想,这个轻易不肯把Windows软件降价的人,为什么又会把全部身家捐出来回报给社会呢?或许,前者代表了知识的价值,后者代表了人格的价值。盖茨创造的这两样东西,都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