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人才 > 正文

中关村:为中国创新而默默奉献的开拓者

日期:2012-07-12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北京)
[字体: ]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人们对其涉及的每个学科定义、范围、涵盖领域及研究成果都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和描述,特别是对其发展历史、代表人物和成果,如数家珍。如今,“创新”正在成为全球范围内广受追捧的“新宠”,但人们对它的界定和描述却还是空白。开拓创新本身就是一项正在探索的工程,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不可知性,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需要具有超乎常人的奉献和探索精神。然而,由于创新工作本身的不可知性和风险性,人们对于承担这项工作的主体,在认识上往往有着滞后性和误读性。

正因如此,尽管中关村海淀园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在创新之路上探索了20多年,但人们今天对它的评价,还只是通过其所扶持的企业,间接予以认可。

为了总结出我国创新的若干规律,为更多地区提供借鉴,本报记者试图循着海淀园20多年来为科技创新孜孜探索的足迹,从体制、政策、主题、规划、环境、定位、国际化等几个维度予以总结和概括,努力寻找创新的边界与定位,期待中国的创新之路在未来走得更加顺畅。

无论何时何地,人们提及中国高新区的发展,都无法忽略掉中关村海淀园。有人说,了解了中关村海淀园,人们不仅会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历史脉络了熟于心,更会对我国未来的创新发展之路有清晰的认识。

因为,这里是中国高新区的发祥地,其前身是1988年建立的全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闻名中外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就是在这里诞生。

同时,这里还是中国高新区的风向标和领航员,20多年来始终致力于科技创新领域先试先行的探索,默默引领着中国科技产业革命发展的方向并践行着科技报国、科技强国的伟大理想。

海淀园作为中关村的核心园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如今正在成为中国知识经济的象征、世界创新发展的策源地之一。

创新体制 诞生我国首个国家高新区

1979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位于北京海淀中关村地区大院大所的科研人员,不断走出院所,开始创办实体,探索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新途径,并带动了中关村地区持续升温的创业热潮。

由此,中关村开启了科技体制改革、民营经济的历史先河。

截至1987年,在中关村地区注册的科技企业达148家,形成了闻名中外的 “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并开创了中关村“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依托,技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日前举行的两院院士大会上回忆当时的情况:“中关村的新型科技企业使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解决了多年没有解决的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科技人员收入普遍提高,解决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问题。更重要的是体制变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中央肯定了调查组的意见,同意筹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

1988年5月10日,根据中央的决策和国务院批复发布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以中关村地区为中心,在北京市海淀区划出100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建立外向型、开放型的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被写入了条例中,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此诞生,并由此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之路。

199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科技部和北京市《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正式更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并把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放到了实施国家战略的重大措施的位置。由此,产生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主要功能定位为“高新技术成果的研发、辐射、孵化和商贸中心”。之后数年,中关村科技园区逐渐形成了以海淀园为主体的跨行政区的“一区十园”高端产业功能区。

2009年3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同意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中关村科技园区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同年4月,北京市正式批复海淀园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参与全球创新竞争,推动区域发展方式转变,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此时,中关村完成了从中国科研中心向中国创新中心的转化,海淀园则成为中国变革与创新,以科技引领未来、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象征。

创新政策  从“18条”到“1+6”

海淀园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政策方面先行先试,为国内其他地区提供借鉴。事实上,上世纪80年代末诞生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从一开始就践行着这一重大使命。

1988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发布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即现在通常所说的“十八条”。“十八条”中,最使企业受惠且发挥作用最大、时间最长的条款是税收优惠。其中第五条规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当企业出口产品的产值达到当年总产值40%以上,经税务部门核定,减按10%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新技术企业自开办之日起,三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第4-6年可按前项规定的税率,减半征收所得税……

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借鉴了南方经济特区和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有的15%的优惠税率,同时又有自己的特点,即对新创立的高科技企业实行“三免三减半”的进一步优惠。

由于科技人员创业的首要条件不是大规模的资金投入,而是要拿着手中的技术尝试着在市场环境中将其转化为商品。期间,创业者要不断地把从市场上获得的收入再投入到新产品的研发之中,直至新产品可以规模化生产。这期间对企业实施所得税减免,实在是对企业“雪中送炭”。

正是在“三免三减半”优惠政策的支持下,中关村地区成为全国最活跃的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积聚区,新技术企业从1988年的500余家,增长到如今的2万家。

这项政策随后也被推广到全国各地的国家高新区。由此,国家高新区形成了明显的政策积聚效应,吸引了大量科技企业前往。

2000年,国家针对当时高新区建设和发展中面临的如何吸引人才与资金,发展中介服务机构,保护知识产权等主要问题,单独为中关村科技园区制定了被称为中关村“基本法”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条例》给中关村的发展和创业者们提供了一个走向国际化、市场化的法律环境,同时也为中关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要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建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条例》施行7年后,由于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形势发生变化以及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呈现出一些新情况和新特点,中关村于2008年对《条例》进行了修订。

随着国务院批复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0年国务院原则同意中关村“ 1+6 ”的鼓励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系列先行先试改革政策。“1”是指搭建中关村创新平台,“6”指支持在中关村深化实施先行先试改革的6条政策。

2010年12月31日,中关村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促进中心(简称中关村创新平台)举行挂牌仪式。此平台将重点推进六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机制,支持一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二是健全科技与资本对接机制,开展符合科技创新创业企业特点的科技金融创新,建立并完善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有机结合的科技金融创新体系。三是完善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服务工作机制,建立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支撑体系。四是推动中关村新技术、新产品的市场应用。五是构建政策先行先试对接工作机制。六是建立规划建设服务工作机制,加快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实施。

6条先行先试改革政策包括:推进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权改革,中央级事业单位处置科技成果,价值在800万元以下的,可由本单位自主处置,同时抓紧研究制定处置收入的管理使用办法;开展完善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对中关村科技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转化职务科技成果以股权形式奖励个人的,加大税收优惠力度;中央有关部门会同北京市研究制定股权激励试点方案审批细则,明确审批主体、审批程序等;原则同意在中关村开展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改革试点,在科研和产业化项目招标、立项等环节中,加大对中关村园区内企业的支持力度,开展科研项目经费后补助等试点;在中关村代办股份报价转让试点工作基础上,加快推进全国场外交易市场建设;在中关村先行开展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试点。

如今,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正依托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促进中心这一平台,抢抓机遇,开拓创新,进一步集成政策和资金,加强跨层级、跨部门的资源整合,优化发展环境,积极开展多项试点工作。

创新主题  从“四自原则”到“四个一批”

1978年至今,从电子一条街到海淀园再到中关村核心区的发展过程,恰与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关键阶段相重合。在那样一个风起云涌的变革时代,海淀园的发展也同样跌宕起伏,其创新主题也根据形势发生着变化。

对于中关村第一批创业者来说,突破体制束缚,创新机制体制成为他们当时的主题。

上世纪,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陈春先领导建立了北京等离子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开创了科技人员下海的先河。之后,中关村地区的民营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这些民营科技企业实行“不要国家编制,不要国家投资,自筹资金、自由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内部分工和管理按照企业模式运作。1988年,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立后,试验区办公室首批领导又在“两不四自”的基础上,加上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变成了“两不六自”。这一原则打破了当时计划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枷锁,使科技人员开始能支配一部分科技转化的财富。

随后的20多年,中关村海淀园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科教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与技术创新,成为引领中关村发展的增长极。截至“十一五”期末,中关村核心区经济总量持续扩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若干有国内外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国际国内资源配置能力的总部型大企业,持续引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产生了曙光超级计算机等一大批原创性、国际领先的创新成果,率先从产品竞争向标准竞争升级,园区企业共主导创制了66项国际标准、590余项国家标准……

如今,海淀园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十二五”时期要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2011年发布的《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中关村核心区各项先行先试政策引领示范作用更加明显,在核心区产生和转化一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培养和聚集一批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做强做大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全面提升核心区自主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全国率先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格局,辐射带动国内其他区域创新发展,发挥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中的引领示范职能。

创新规划  从空间规划到功能规划

一个园区未来的发展如何,与园区规划密切相关。园区规划是园区管理者对园区未来发展的顶层设计,往往能体现出园区管理者的水平。海淀园在园区规划方面同样发挥着引领和创新的作用。

1988年,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建立伊始,便制定出台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989-2000年发展规划刚要(草案)》。该规划确定的发展战略是:依靠智力密集优势,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把试验区建成科教产结合的、“技工贸”结合的外向型、开放型的新技术开发区,并且在首都产业结构调整、城建与管理、科研文教事业的发展和服务设计的社会化方面发挥显著作用。

该规划确定的产业布局今日仍值得一提,即明确提出:“技、贸”两个环节在试验区100平方公里内,而“工”(即加工制造环节)在永丰中试基地及辐射到北京市、全国,形成跨区、跨市的以试验区为中心的开发、生产、销售一体化的辐射型大格局。

1990年10月,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编制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八五”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出台。此后,上地信息产业基地的建设被列入北京市计委的计划盘子中。

1993年,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出台《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994-2000年发展规划》,除了对相关的经济指标进行规划,还提出白颐路(今中关村大街)沿线八公里高科技产业带的建设、加快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加大吸引外资和促进试验区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等方面内容。

2009年获批建设中村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后,海淀重点对北部地区进行规划调整,北部地区总建设用地规模达到69平方公里,构建“一心”、“一带”和“多组团”。 “一心”指以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核心,并与产业带融合发展的科技绿心;“一带”指沿北清路轴向发展的40平方公里产业聚集带;“多组团”指为产业功能区提供配套服务,并用以解决农民搬迁安置和部分职住平衡的多个功能组团;在产业格局上,北部地区重点打造“稻香湖、上庄、永丰”三大建设组团,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新材料、新能源与环保、信息通信、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五大产业板块,与昌平七北路沿线产业园区对接,形成横贯东西的产业集群。2011年,永丰产业基地、翠湖科技园、中关村软件园共涉及78个海淀北部园区建设项目,当年计划总投资67.1亿元。从项目进展来看,2011年已完工项目6个,在建项目25个,拟定于2012年开工的项目34个。

中关村科学城是核心区建设的又一项重大规划,指以中关村大街、知春路和学院路为轴线,向周边辐射的区域,面积约75平方公里。中关村科学城建设主要是依托区域内的创新资源,通过存量资源挖潜置换、体制机制创新和城市规划管理创新,在不新增土地面积、不进行大规模建设情况下,推进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高端人才、社会组织和政府“六位一体”协同创新,未来将打造成万亿级的产业聚集区。2011年以来,海淀园积极摸底中关村科学城产业化项目,积极向首都创新资源平台推荐,并跟踪科学城签约项目落户海淀。三批项目单位在海淀区建设有11个产业技术研究院、20个特色产业园和3个技术转移中心,共梳理产业化项目111项,其中在海淀的产业化项目为86项,占到了总项目数近八成;纳入科学城建设的73项新建及改造工程项目中涉及海淀的项目有55项,建设总规模超过600万平米,总投资近400亿元。

创新环境   从“科技园区”到“创新城区”

对于很多扎根于海淀的创业者和科技工作者来说,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海淀园创新环境的变化。

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诞生之初,犹如一个大“圈”,里面的专业园区和产业基地,俨然是大“圈”里的小“圈”,“圈”内是高科技密集发展的地方,“圈”外则仍然是一些传统产业。

随着园区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越来越大,海淀园逐渐与所在地区融合在一起,成为这个地区的主体和中心,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体产业和中心性产业,整个地区的其他产业都是为这个产业的发展服务。全链条的产业发展形态逐渐形成。

正如世界科技园区协会总干事路易斯·桑所说:“在很多年前,科技园区多在城市之外。现在有一种新趋势,科技园离中心城市越来越近,会吸引更多的公司,激发更多创新想法。”

“创新的城区”已经成为全球区域创新模式转型的新方向。新一轮的城市创新竞争已经在更高的层次展开,即从“城市的创新园区”到“创新园区的城市”,这不仅是城市建设思维方式的转换,也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一次“范式变革”。

自国务院批复中关村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以来,海淀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率先提出了举全区之力促进功能区和行政区高度融合的理念。时任北京市海淀区委书记赵凤桐提出了“海淀区就是核心区,核心区就是海淀区”的发展思路,及时调整了科技园区向创新城区转变的定位,为全面协调各种关系,统筹兼顾各种资源的开发,提升资源转化的效率和能力,高起点、高标准做好统筹规划,将区域战略发展、产业发展和空间发展纳入一个综合框架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做到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有厚度的整体策划,服务区域创新。

创新定位  从工业生产链到创新之源

如今的海淀园,创新氛围日益浓厚。

“十一五”以来,海淀园大力支持关键共性技术研究,鼓励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创新成果产出迅速增加,涌现出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和国际国内标准,创新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成为我国重要的创新源头。

曙光超级计算机、神舟飞船、嫦娥一号、低温核供热堆和高温气冷堆等技术国际领先;膜生物反应器等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与世界同步;国内第一个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全球第一个获准生产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等缩小了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龙芯处理器、TD-LTE芯片、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代表了国内最高水平;,一大批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以及航天、核电、轨道交通、高速铁路等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专利申请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 2010年,海淀园专利申请11698件,是2005年的1.5倍,获得专利授权7762件,是2005年的3倍。

海淀园率先从产品竞争向标准竞争升级。中关村核心区企业共主导创制了66项国际标准、590余项国家标准,闪联标准成为全球标准,TD-SCDMA作为全球三大3G标准之一已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TD-LTE-Advanced成为4G国际标准之一。SCDMA联盟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线通信核心技术,在印度、尼日利亚、斯里兰卡、南非、蒙古等国家建设了商用网络。

海淀园不断涌现新型产业组织,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活跃。中关村核心区已经成立了近50家产业技术联盟,其中TD-SCDMA、长风软件等10家联盟被纳入科技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率先探索了电子商务、竞价排名等新兴商业模式,集成电路设计、消费电子设计、软件研发外包、生物医药CRO等第三方研发新业态,以及IT服务业、移动互联网等高技术服务业新业态。

此外,海淀园的创新辐射能力持续增强。中关村核心区技术交易额增长迅速,其中80%以上流向海淀区以外,有力带动了北京市其他区县和全国的发展,创新源头的特征更为明显。2005-2010年,核心区技术交易额年均增长35.5%,占我国的比重从12.79%提高到23.2%。

为了促进创新,海淀区副区长、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主任孟景伟提出,海淀区将立足现有的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基础,着力从“做强优势产业,打造服务链条,建设特色园区,优化发展环境”等四个方面推进,加快科技服务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不断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创新能力,为建设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源地而努力。

先行先试  率先探索国际化道路

海淀园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意味着未来将更多地参与到国际市场中去。显然,中关村核心区早已做好了准备。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中关村的知识分子想把自己的产品和技术推向国际市场,当时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办公室就想方设法帮助企业寻找机会。

1989年1月,胡昭广就明确提出“贯彻‘引进来、打出去’的方针,努力发展外向型企业,增强打入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从此奠定了坚持国际化的发展方向。”试验区办公室在创新机制、体制、政策、服务、理念等促进国际化发展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先行先试探索。

从1988年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立到1994年的6年时间里,试验区建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新型外事审批“一站式”服务平台。它不仅能受理企业出国任务审批事项,还能办理政审审批和护照管理,这等于把分布在至少4个不同部门、4个层级、多个审批环节的外事审批工作同时串并联在一起,即由一个部门、一个窗口统一受理和协助企业完成所有外事审批事项,真正帮企业解决了国际化进程中的首要环节“出国难”的问题。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为企业人员办理的出访任务量也从十几人、几十人、几百人增加到后来的每年1000多人次。

为了促进园区走向世界,使之更好地参与到国际组织的活动中,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开展了多层级的国际化交流活动。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于1991年加入了世界科技园区协会组织,积极参加协会活动,并成功承办1995年的世界科技园区大会。2008年,世界科技园区协会总干事路易斯·桑再次表示,当年在北京举办的世界科技园区大会是世界科技园区协会扩大影响、走向世界的重要事件。这表明,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国际化之路从建立新型外事服务体制成功深入到了参与国际组织交流活动之中。

2007年,海淀园正式开通了新型互联互通平台iBridge,从此建立了园区与全球创新资源互联互通的新理念。

在这种整合全球创新资源的理念下,海淀园利用该平台协助企业参加国际活动、会展、媒体宣传等活动。其中,海淀园与凤凰网联袂打造《直通中国》合作项目,有近150期园区企业的节目在凤凰卫视播出,同时也在iBridge网站播出,以园区、企业、媒体的合作方式将园区企业带向了世界,并形成了海淀园面对新媒体合作开放的新风尚。

同时,海淀开创的首席外籍专家制度及与美国电子电器工程师学会合作、与Gartner合作培训的工作中都充分运用了互联互通、资源整合的理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海淀园国际合作的软实力得到了提升。

成功试行具有全球视野的创新政策是海淀园赢得未来发展机遇的重要环节。2006年,海淀园在全国高新区中率先推出《海淀园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通过专项资金支持的方式鼓励园区企业走出国门参与更多的国际合作项目。这是海淀园又一次先行先试的探索。

正是由于大力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发展战略,海淀园积极吸引全球高端创新要素,鼓励企业通过多种方式整合利用国际资源,显著提升了园区国际化水平。一方面,国际高端要素加快向园区集聚,2010年园区从业人员中留学归国人员6200人,微软、法国电信、AMD、索尼、日立等40多家全球500强企业和知名跨国公司在园区设立总部型分支机构或研发中心,海淀园已成为跨国巨头全球研发网络的重要节点;另一方面,海淀园企业整合利用国际资源的能力大幅提升,联想等企业通过跨国并购等方式获取技术资源和销售渠道,参与世界产业体系。数字电视网、大型集装箱检测系统等科技含量高的对外工程承包项目发展迅猛,用友、中科红旗等民营科技企业同知名跨国公司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和技术中心,中星微、创毅视讯等留学生企业在硅谷设立研发中心,借助国际国内资源同步开展先进技术研究,百度、完美星空、文思软件等多家公司登陆海外资本市场,利用国际资本支撑企业快速发展,园区境外上市企业已超过40家……

按照世界创新的思路,开展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海淀园未来将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集聚跨国公司区域性总部、研发中心等全球性高端要素,培养和聚集一大批以“千人计划”和“海聚工程”为代表的全球性高端领军人才;吸纳的全球创业投资规模进入全球前列,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创业投资中心之一。

记者手记

因为工作原因,记者常年奔走于包括海淀园在内的全国的国家高新区,与工作在国家高新区的管理者和一线员工多次打交道,亲眼见证了他们忘我地为中国创新事业默默奉献;也曾怀着好奇的心理拜读了海淀园第一批创业者们的回忆录,了解到他们突破重重束缚,不断探索创新的艰辛历程……内心对他们充满深深的敬佩和崇拜。

在这个对创新推崇备至的时代,科技研发领域贡献突出的人被人们称为“科学家”,创业成功的人被称为“企业家”……然而,终日从事科技创新,常年忙于促进企业成长的高新区工作者们却找不到自己的归属,“科技工作者”只是他们对自己的一个尴尬定位。

20多年来,他们一直在高新区,默默地为中国创新进行探索。只是,人们习惯盯着企业大亨、忙着追捧演艺明星,却忽视了默默奉献的他们。当科技创新成为国家战略,走进他们、了解他们、真正地认识他们,无疑会对中国未来的创新之路大有裨益。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