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人才 > 正文

中关村“追梦人”:有梦想 有机会 有奋斗

日期:2013-03-26  来源:中国网滨海高新
[字体: ]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习近平主席这掷地有声的讲话令13亿中国人对未来充满期待。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着千千万万个创新创业者,他们有着自主创新、产业报国的美好梦想,有着勇于创新、不惧风险、志在领先的奋斗精神。更重要的是,中关村“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环境,令无数“追梦人”最终梦想成真。正是因为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中关村才诞生了大批的创新成果,涌现出一批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他们的故事诠释了“中国梦”的精彩。

中关村“追梦人”:有梦想 有机会 有奋斗

  林杨:为实现“数字化中国”奋力拼搏

  “让理想点燃执着,让信仰踏破坎坷,我们是神州巨人,身躯托举数字中国……”4月1日是神州数码新财年的第一天。每年这一天,在神州数码的新财年全员誓师大会上都会唱起这首《神州数码之歌》,其中的“数字化中国”正是每个神州数码人的“中国梦”。

  自2000年神州数码从联想集团分拆成立以来,从最开始做IT分销,到后来向IT服务转型,再到如今发力智慧城市,神州数码首席执行官林杨经历了数不清的挑战与压力。他和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郭为是从老联想时代就一起并肩战斗的同行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就是将神州数码打造成百年老店,为实现“数字化中国”贡献力量。

  与IT分销结下不解之缘

  “1992年‘分销商’一词第一次在国内被使用……”谈起分销,林杨的话匣子迅速打开。林杨在联想信息产品事业部任职期间,带领该部门从1990年营业额3500万元的小部门,经过7年努力发展成为营业额达20亿元的大事业部,在分销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

  1997年联想进入高端增值分销领域,将所有分销业务整合成立联想科技,即现在神州数码分销业务的前身。林杨和分销团队积极推动“分公司转平台”战略,实现了“全国一盘棋”;大胆地提出“4TO3”的渠道策略,开创了“渠道扁平”的先河;形成了“产品是立身之本,渠道是立命之本”、“最负责任”、“四赢(客户、渠道、厂商、自身)”等重要的分销理念。

  在与联想集团分拆之初,林杨担任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彼时的神州数码,整体实力非常薄弱,全部家当就是2.9亿元的净资产。他们把分销业务的未来定义为供应链管理,同时分销业务也成为确保分拆初期平稳过渡的基础核心业务。林杨积极组织并参与了面向互联网时代的渠道变革,成立了电子商务小组,搭建了e-Bridge网络平台,不仅成功地将原来传统的手工操作升级为先进的电子系统支持,同时也使渠道工作焕然一新。

  做“IT服务”的NO.1

  “神州数码在成立之初就提出要打造‘中国IT服务第一品牌’。”林杨表示,神州数码在第一个5年进一步稳固分销领域领先地位的同时,也一直在积极探索“IT服务”转型之路。

  “神州数码要想实现战略转型,首先必须有与战略相匹配的组织架构。我们的组织架构图由金字塔形转变为倒金字塔形就是向服务转型的重要动作。然后我们以客户为中心,将客户进行分类,针对不同领域的客户我们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覆盖。”林杨回顾了神州数码战略转型的每一个步,思路非常清晰。

  得益于服务转型战略,神州数码在第二个5年中实现了高速增长,在政府、金融、电信等软件及集成服务领域市场份额均位居前列。经过多年的积累,神州数码连续3年蝉联“中国软件百强企业”前三甲,荣获“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最佳IT服务管理(ITSM)提供商奖”、“中国IT服务最具影响力第一品牌”等多项荣誉。

  打造“中国智慧城市专家”

  2010年,神州数码提出智慧城市战略,打造“中国智慧城市专家”成为神州数码未来重要的战略核心。

  2011年4月,林杨被委任为神州数码首席执行官。智慧城市在他眼中是能够为神州数码的未来创造价值的战略机遇。在他看来,选择智慧城市为未来的战略核心,得益于公司第二个5年期间“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的战略转型。从宏观上看,神州数码布局“智慧城市”顺应了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三化融合”的要求,是顺势而为。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及大数据等技术的成熟,为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各种“城市病”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基础。神州数码作为根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本土企业,除了有创新创业的基因外还有合作基因,目前正与全球300多家优秀的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神州数码的智慧城市业务目前已在全国69个城市展开,并与14个城市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2012年12月,神州数码在福州和佛山两地相继发布了广受社会关注和认可的市民融合服务平台。

  近两年,林杨奔走于各城市之间,拜访了超过100位的书记或市长,他和他的团队一直在为实现“数字化中国”的理想而奋力拼搏着。

 

 

中关村“追梦人”:有梦想 有机会 有奋斗

  孙陶然:梦想成就“便民支付专家”

  孙陶然是一个成功的跨界连续创业者,20年间创办及联合创办了6个行业的6家企业,每家企业都极具创新精神并且在该领域名列前茅;他还是畅销书《创业36条军规》的作者,被称为“创业帝”。

  孙陶然说,拉卡拉是他的第六次创业,在拉卡拉支付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的职位上,他期待实现“便民支付专家”的梦想。秉承一贯的风格,他创办拉卡拉选取了与之前创业完全不同的领域,为的只是实现便民支付从“百步之内”到“随时随地,举手之间”的跨越。

  第六次挂帅征战拉卡拉

  成立拉卡拉的想法,是孙陶然在银行看到人们排队缴水电费的场景后萌生的。当时他觉得,让这类需求得到解决的方法是增加一个硬件,使用户在进行各类充值缴费业务时变得方便快捷,既保留刷卡的习惯,同时又可保证持卡人信息安全。

  恰巧2004年世界贸易组织要求中国开放金融领域,中国银联也想做支付业务,就请来有过数次成功营销经验的孙陶然做讲座,一来二去,做这件事的想法就变得越来越强烈了。

  孙陶然与合作伙伴凑足1000万元,加上联想控股注资的200万美元,于2005年年初创建了北京拉卡拉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06年,拉卡拉的第二轮融资在经过8个月的谈判后依然毫无结果,投资人出的价格和孙陶然的心理预期相差巨大,他为此焦虑不已。有一天,孙陶然和拉卡拉第一轮投资人雷军坐在一个酒吧里聊天,他突然问雷军:“投资是不是一种生意?”雷军说:“是。”孙陶然就说:“那我明白了。”

  孙陶然很快接受了投资人的价格。后来他说:“在这之前,我一直把投资理解为一种‘看人’的游戏。他们的出价低就意味着不信任我,不信任我我就不能接受他们的投资。但如果是生意的话,那么让合作伙伴赚更多的钱,我是愿意的。”就在这一年,拉卡拉做成的事情就是将拉卡拉终端安装在社区便利店里,随即进入了全国百姓的视野中。

  摒弃模仿死胡同走创新捷径

  2011年5月,央行开始发放支付牌照,拉卡拉争取到了首批27家中的一席,此后陆续有200多家公司获得支付牌照,第三方支付一下成为名副其实的“红海”。在经历了一年多的挣扎后,孙陶然开发出拉卡拉手机刷卡器。凭借这条新业务线,截至2012年年底,拉卡拉成交额达6000亿元,终端POS数达10万台,每天峰值交易100万笔,手机刷卡器客户端安装量超过了500万,硬件出货量超过了100万,便民终端遍布全国300余个城市。这就是孙陶然在便民支付领域经过“8年抗战”交出的一张合格的成绩单。

  孙陶然表示,创新一直是拉卡拉的基因,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以来拉卡拉的变化非常大,从原来单一的产品线变为“三管齐下”。“拉卡拉从发展初期的便民自助金融终端业务开始,到如今其手机刷卡业务已经占到近85%的市场份额,在此期间,我们经历了很多困难和转折期。在研究所有的支付方式之后,我们发现,手机刷卡器使用非常简单,任何一张银行卡拿起来就可以用,完成一次支付只需要两步,刷卡和输入密码,操作简单同时也比较安全”。

  围绕用户需求迎战新机遇

  第三方支付公司获得央行颁发的支付牌照将满两年,孙陶然表示,目前第三方支付市场正在经历新一轮的竞争,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拉卡拉仍将坚持一个根深蒂固的理念,那就是创新。

  “我们始终坚持业务发展必须围绕用户需求的理念,根据用户行为习惯的改变,进行产品的研发和业务推广,为中国人打造一个便利支付、便利生活的金融信息环境。”孙陶然说,“拉卡拉已经成立8年了,今年我要开始带领拉卡拉进行一场新的革命,不仅要对原来拉卡拉的产品有所创新,更可能决定未来移动支付市场中参战各方的地位,这是关键一战。支付行业需要长期的投入,长期的积淀和不间断地创新,才能真正满足用户的金融服务需求。”

  6次创业6次成功,这就是孙陶然,有血有肉,把创新看作生命,一个充满激情与理性的男人。如今,他正谋划着在第三方支付行业中取得更大突破,携手拉卡拉再续辉煌战绩。

中关村“追梦人”:有梦想 有机会 有奋斗

  赵磊:科技创新  矢志报国

  希望能把国外最先进的核心技术带回中国,从而报效祖国;发展中国的医疗设备行业是他心中最强烈的愿望,听从心的召唤,他选择回国创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对中国医疗设备行业的热爱,科技创新、矢志报国已成为他毕生的追求。他就是新博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赵磊。

  切断后路  回国创业

  清华大学、波士顿大学、哈佛大学,赵磊一路进军学业高峰,并师从世界级医学影像及图像导航技术的泰斗Ferenc A. Jolesz博士进行博士后学习,在国外发表的学术论文逾50篇,参与研发的技术成果获得数十项中国专利。

  在国外学习期间,赵磊和其他有同样抱负的留学生一起创建了美国博维技术有限公司。他在积极进行项目研发的同时,一直热心寻求与国内进行合作的机会,希望能把最先进的技术带回国,从而报效祖国。

  “美国超市里的商品,凡是写着Made in China的价格都非常低,人家买了你的便宜产品还看不起你,主要还是因为产品的技术含量低。”赵磊深有感触地说,中国要发展,一定要有真正能与国外竞争的高科技产品。

  意识到这一点的赵磊立志回国创业,致力于尖端智能化数字医疗产品的研发,尽快完成其技术成果的产业化,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003年12月,怀着科技创新、矢志报国的强烈愿望,赵磊与另外7位留美博士带着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理念与民营企业新奥集团共同创办新奥博为技术有限公司。

  自主研发  医疗攻坚

  在新奥博为,赵磊既是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也是技术上无可替代的专家。他对光学的图像处理及算法、软硬件知识、机电一体化、机械制图等都非常精通。因此,在负责公司管理工作的同时,他还承担着公司磁共振项目部系统软件开发的工作,每天保证8个小时在实验室里进行技术攻关,开发成像序列等。

  在工作中,赵磊耐心将技术传授给公司的技术人员,培养出大批的中高端技术研发人员。2006年年初,他带领一批优秀的软件、电子、机械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了介入治疗项目组,致力于“磁共振导航介入治疗”尖端技术的研发,夜以继日地投身于实验室。2007年4月8日,介入治疗项目实现了卓有成效的突破——成功完成首例活体病人的临床试验,产品的成熟度受到了前来会诊的专家的大力推崇和赞赏,也受到了试验医院领导及专家的首肯。

  在项目攻坚的同时,赵磊并没有停止在医疗器械领域自主创新的步伐。他带领的科学家团队自主研发出世界首台0.45T永磁磁共振成像系统、世界首创的磁共振成像导航介入治疗系统、世界首创的超声光散射乳腺成像系统等数项国际领先产品,实现了“创世界一流品牌,挺民族脊梁”的夙愿。

  开拓创新  永不止步

  除了精深的学术造诣,赵磊还具有丰富的团队管理与企业运营经验,带领新奥博为融资数亿元创办了包括新博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高科技公司。

  新博医疗承接新奥博为“超声光散射乳腺成像系统设备”、“磁共振导航介入微创诊疗系统设备”及“核素与荧光双模小动物成像系统”等产品所涉及的所有研发及其经营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对以上产品进行技术升级及市场化推广。

  在赵磊的带领下,新博医疗先后研发出基于高场超导磁共振平台的术中导航系统、超声导航技术以及新一代DOT模块等技术和产品,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他积极推动与国内同行业企业的合作,其乳腺光散射技术及导航技术先后与国内多家医疗设备大公司实现技术集成合作,在快速提高新博医疗市场占有率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我国医疗产品的竞争力。

  此外,赵磊还推动新博医疗手术导航产品实现了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的跨越,新博医疗研发的手术导航系统于2012年9月在哈佛大学医学院AMIGO手术室成功装机。这不仅对新博医疗产品推广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更带动了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使我国的高端产品走向世界舞台。

中关村“追梦人”:有梦想 有机会 有奋斗

  糜万军:大数据工作者的梦想人生

  谷歌创立之初,美国鼎鼎有名的三院院士、斯坦福大学犹太裔教授Gene H. Golub在一块小小的黑板上写下了震惊四座的五行公式。正是这五行公式,巧妙利用了谷歌数据矩阵模型最大特征值为1的特性,解决了当时困扰谷歌已久的海量数据排序核心算法的加速优化问题。

  “随后,谷歌以当时超过2000万美元的股票购买了相关算法和专利。”作为 Golub教授门下的博士生,现任亿赞普科技集团公司首席技术官的糜万军说,就在那一刻,他感受到了震撼人心的科技之光,从此开启了自己大数据工作者的梦想人生。

  硅谷创业路

  2000年,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提供的资金资助下, 糜万军参与了Sehda公司创业,负责大规模数据挖掘和系统实现。他花了20万美元购买了300个计算机服务器零件,组装成高性能集群。该集群性能出众,很多关键计算能力指标远远超越了当时价值400万美元的Cray超级计算机。通过该集群,糜万军负责开发的实时语音识别和机器翻译系统力压IBM和微软,成为美国政府在伊拉克主要使用的即时语音识别翻译系统。

  2004年,糜万军参与创立Wellnet 公司。他负责研发了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预测医疗费用的核心算法和实现,在商业模式上成功地开创了一种企业和员工在医疗保险花费上双赢的局面。这套有着几百种变量的动态模型,通过对个人历史数据和企业及美国国内总数据的挖掘和人工智能学习,能够个性化地预测个人未来的医疗费用,从而有的放矢地制定针对个人的医疗健康保健计划。这个最初由保险公司投入380万美元研发的打算用于选择投保人的“自私”项目,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承担高额医疗费用的风险,也帮助企业传递出细致博爱的文化风范和人文关怀。

  归国展宏图

  在硅谷的两次创业经历让糜万军越来越坚信,数据挖掘和数据智能在各行业的深度结合和运用,能够让市场要素和需求得到更大规模的释放,创造出更多价值。近十年的创业历程,让糜万军在数据发掘领域积累了深厚的研发经验和技术实力,他希望再次接受挑战,为大数据的行业应用做出贡献,推进大数据在中国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深度结合和发展。

  2011年,糜万军作为数据挖掘领域资深专家和领军人物,受邀担任亿赞普科技集团公司首席技术官职务,帮助该公司以全球领先的大数据处理和分类技术,搭建起世界领先的云媒体服务平台,并迅速投入到对中国数亿网民的数据挖掘和互联网广告的精准传播。

  “在硅谷时,我就曾带领团队与北京大学姚远教授的团队合作,研发有效的统计机器学习方法,为美国一些垂直领域的广告营销公司提供定向广告核心引擎。”糜万军介绍说,这套模型通过对用户在互联网上点击率和购买的历史记录数据的挖掘,成功实现广告的精准投放,让广告不仅仅只是广告,让铺天盖地的信息碎片变成实实在在的价值。

  在亿赞普,糜万军继续致力于让合适的信息在合适的时间和环境里找到最合适的受益人。在技术研发的同时,他也在等待一个能够让技术爆发的成熟的环境。

  实现创新梦

  2012年的美国总统竞选中,奥巴马依靠强大的数据挖掘团队在连任竞选中获得胜利。随后,奥巴马政府投资2亿美元启动“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

  “这预示着科技、经济、政治领域大数据时代的全面到来。”糜万军深切地感受到这一机遇,他和团队的创新也在快马加鞭。

  2012年 6月,糜万军参与Idclicks产品研发。这是一款亿赞普科技集团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面向广大中小企业的基于预付费模式的互联网广告投放和管理平台;2012年9月,他带领150多人的研发团队设计、开发可扩展的超大规模数据平台,支持海量数据管理、快速流式计算、灵活数据查询、智能数据展现、高并发第三方调用,支持多业务模块统一接入服务、多种数据交换方式;2012年12月,他主持由亿赞普科技集团公司和北京云基地、百度在线共同发起的“中关村大数据产业与创新联盟”……

  现在,糜万军与鄂维南院士、赵国栋、易欢欢等人联合撰写的《大数据时代的历史机遇——产业变革与数据科学》即将出版发行,他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创新实践,把握大数据时代的种种机遇与挑战。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