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人才 > 正文

创新逐梦中关村

日期:2013-05-06  来源:北京日报
[字体: ]

“一群靠谱的人,做着一个靠谱的梦。”这是36岁的张金文对自己十年创业经历的概括。

  从一间30平方米的小民房搬进写字楼,从毕业时的赤手空拳到今年的销售额有望过亿……张金文这句朴实的话,折射了无数中关村创业者们的心声。

  当记者问起“为什么创业”,平素敏于行而讷于言的创业者们常能蹦出一个个令人震撼的答案。

  “我想做出能改善人们生活的互联网产品。”1992年出生的季逸超,凭借自主研发的手机浏览器,登上了福布斯排行榜。

  “我想让每一首音乐都被恰如其分地使用。”24岁的施凯文经过屡败屡战,第三次创业终于成功,刚刚得到了上千万元人民币的投资。

  ……

  “无论什么人,只要怀揣梦想,就能在中关村找到实现的可能。”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说,“创业的梦想,创新的土壤,创造的力量,是对‘中国梦’的最好诠释。”

  “有梦想,没想过有多苦”

  十年前,张金文在硕士三年级时,做出了一个让周围人都难以理解的决定——去创业。他选定的攻坚领域是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和武器装备信息化仿真模拟测试解决方案,此前一直为国外企业所垄断。

  创业何其苦?

  2003年,未尔锐创科技公司在一栋简陋的居民楼里设了一间30平方米的小办公室,第一次有了正式的办公场所。偶尔有客人来访,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2007年,为了将产品推向全国,张金文带着团队开启了一场行程2万公里、沿途26个城市、7场大型研讨会的市场推广。经费有限,每人一个睡袋、住30元一天的青年旅馆,是团队的“标配”。在成都,他们终于来到一家五星级宾馆。然而,所有人忙着调试100台用于产品演示推广的电脑,在彻夜加班之后,全都在酒店打地铺过夜。

  而这时,张金文的绝大多数同窗,已经领着高额的薪水,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但是,创业又何其甜!

  2010年,未尔科技自主研发的产品技术线完成海、陆、空、天、电仿真模拟的积累。公司获得了近300家军工企业和医疗、电信企业的客户。三年间,销售额从300万元跃升到3000多万元。

  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军工领域打破了通信和电磁环境以及雷达方向上国外高端仿真工具的垄断地位。

  “当时没想过有多苦,就是觉得要是不做出点事,对不住自己学到的一身技术!”10年后,说出这句话的张金文仍然血气方刚,向医疗、教育、游戏等方面进军,是他的新目标。

  无数像张金文一样执着逐梦的创业者,将中关村炙成一片创新的热土。近年来,中关村的创业企业数量逐年增加,2011年首次突破4000家。

  根据中关村管委会的统计,在中关村创业者中,为实现梦想而创业的创业者比例高达65%,远远高于全国创业者的平均水平。

  “以实现自我价值为目标的创业者,比投机型创业者有更长远的目光,也更坚毅、有忍耐力。”中关村管委会创业处相关负责人说。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四代人”的不眠夜

  4岁开始学钢琴的施凯文曾经给自己设定的理想生活是:不羁、随性。可以深夜编曲,但更可以随时蒙头大睡。

  如今,24岁的施凯文早已习惯了凌晨4点钟睡觉,清早8点钟起床,每天把18个小时用在工作上。

  施凯文是悦音经典网络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开发的音乐搜索产品Jing首创了全球首个模糊语义搜索。在第二次创业失败后,雇不起技术员的他连续一个礼拜不眠不休,从零起步,强迫自己学会了编写代码。

  “每个创业者,都有无数个不眠夜。”车库咖啡创始人苏菂说。车库咖啡柔暖的灯光下,是无数梦想在升腾。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把研发中心设在中关村?为什么一代又一代的创业者选择在中关村实现他们的创业梦想?只有一个原因,这里的创新创业服务环境越来越好。”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说。

  据介绍,中关村将继续加强对车库咖啡、创客空间等创新型孵化器、创业服务平台的支持,通过支持中间机构,通过创造更好的平台,为创业者营造实现创业梦的广阔空间。

  从14岁到70岁的梦想接力

  一代又一代,追梦者总有相似之处——

  他们都睡过地板,在破砖房、小民居甚至宿舍的钢架床上挤着做研发。

  一代又一代,追梦者却也总有不同之处——

  20年前,联想现任CEO杨元庆挨个敲开康柏、AST、IBM代理商的门,渐渐为联想电脑打开了市场。而新一代的青年创业者们,更多地从创业初期就直接从全球尖端技术领域起步。

  将阅读器与社交网络大数据结合,张一鸣的“今日头条”阅读器不用进行任何订阅,就能让用户看到最感兴趣的内容。在APP Store中,这名不满30岁的创业者开辟的应用软件,成为下载量仅次于苹果“iBooks”的媒体类客户端。

  多次到车库咖啡探访,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曾见过14岁的高中生,也遇到过70岁的长者。他们都带着共同的目标:研发创新产品、寻找合作伙伴。

  “有人或许会说,14岁的小孩不好好上学,折腾什么创业?年入古稀了,老人还来凑什么热闹?但这其实恰恰是中关村的神奇之处。”郭洪说,“在这样的氛围下,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一定会选择在中关村作为梦想的起点。”

  “我要逐梦,我要创造,我要做有意义的冒险,我要有挑战的人生。”100年前,美国《企业家》杂志的发刊宣言,成为全球创业者在创新发展中无数次提及的名言。

  而今,这掷地有声的声音,正在中关村、在整个北京,一再回响。

  正如施凯文所言,100年后,或许不会有人记得他们的名字,但一定会有人记得某家企业、某项技术,并且永远有人会沿用他们共同的名字——

  中关村青年创业者。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