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海淀法院与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共同举行中关村企业家商事调解中心揭牌暨企业家商事特邀调解员续聘仪式,中关村企业家商事调解中心正式成立。
市科协田文副主席、市工商联副主席李燕平、海淀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石金平、民协副会长张本正等有关领导到会祝贺并讲话。
中关村企业家商事调解中心的成立来自于“企业家商事特邀调解员制度”的运行经验。2007年2月,海淀法院与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针对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企业众多、知识密集、科技领先的特点,启动了“企业家商事特邀调解员制度”。由海淀法院从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的会员企业中选择在商界具有较高知名度和丰富商业运营经验的企业家作为特邀调解员,委托他们对商事案件进行调解,法院对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进行审查和确认。截至目前,商事特邀调解员参与调解的案件累计达71起,其中调解成功的共57起,成功率约为80%,案件标的累积已达1500多万元,且无一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得到了法院系统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
中关村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其区域范围内的纠纷呈现出在类型集中、专业性强的特点。为更快、更好地解决这类纠纷,海淀法院和北京民希望能在在更多的行业性纠纷解决中建立“商人调解商事纠纷”的机制,中关村企业家商事调解中心就这样诞生了。中关村企业家商事调解中心(以下简称调解中心)作为常设调解机构,不但继承了企业家商事特邀调解员制度的运行模式,而且发展出系统的《调解规则》,有完备的组织体系,在海淀法院上地法庭和北京民协各设一间专用调解室,开展日常工作。调解中心成立后,企业家调解员将根据《调解规则》开展诉前、诉中调解,运用多种渠道、多种模式、多种方法解决纠纷、化解矛盾,减轻当事人的讼累,节省司法资源,降低诉讼成本,广泛传播法律理念和法治精神,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今后,调解中心将致力于建立一个多领域、专业化的调解体系。目前调解中心已经在电子产品贸易领域成立了第一个分会——中关村电子市场调解委员会,房地产、知识产权等领域的专业调解分支机构也将逐步列上日程,从而开拓出更多诉讼与非诉讼机制衔接的有效模式,形成覆盖面广、体系完备、特色鲜明的社会力量解决纠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