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4日,第29届北京夏季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在希腊古奥林匹克遗址举行,由中关村企业自主设计和研制的“祥云”火炬成功点燃,标志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正式启动。“祥云”火炬将登顶珠穆朗玛峰,并完成奥运史上传递路线最长、传递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接力历程。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是“祥云”火炬的外观设计单位,也是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和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全球合作伙伴。除外观设计外,中关村的另一家企业航天科工海鹰集团有限公司承担了“祥云”火炬所有系统,包括燃烧系统和连接系统的设计和研制。
胡锦涛总书记说,办好奥运会,有利于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推进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和发展;有利于增进我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向世界展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展示我国人民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一直以来,举办奥运会便是中华民族的期盼,支持奥运、参与奥运、奉献奥运,各行各业充满热情。
作为我国最早、最大的国家级高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拥有全国最密集的科技、智力和人才资源。中关村给北京奥运会贡献了什么?还将会贡献什么?北京奥运会给中关村产业带来什么?还将带来什么?
为贯彻落实“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有特色、高水平”的盛会,中关村科技园区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秀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参与奥运场馆建设、信息通讯、洁净能源、环境保护、奥运安全、服务保障等,形成了百舸争流战奥运的喜人景象。
2007年4月26日20时25分,北京中华世纪坛。
以我国传统文化纸卷轴为创意,以有着千年历史的“祥云”图案为灵感,第29届奥林匹克奥运会火炬亮相世界。
那晚,一贯以儒雅、冷静著称的联想集团创新设计中心高级总监姚映佳在电视机镜头前努力地掩饰着他的激动和兴奋。由联想创新设计中心的姚映佳、李凤朗、仇佳钰、章骏和韩小勤5个核心成员,带着由34名联想创新设计精英组成的跨越10个专业的10个子团队孕育的“儿子”,赢尽喝彩。
还在2005年底,北京奥组委正式征集火炬设计方案的消息传到正在进行年度创意总结的联想集团创新设计中心,一下子激活了这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设计人才群的创作活力。他们将总结会改成火炬设计的“头脑风暴”。
设计战略总监仇佳钰回忆:“在那一次‘头脑风暴’活动中,设计师们围绕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文化元素的结合,提出了十几种创作思路。讨论时一位女设计师无意中将纸卷起的造型,触动了大家的灵感:中国传统的纸卷轴正好是独特的火炬外形。纸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加快传播速度。与现代奥运会火炬传递的宗旨十分相符。”
设计师章骏说:“‘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是设计创作中的点睛之笔。祥云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从天安门前的华表,到生活中的瓷碗上的图形,几乎无处不见。”
与联想年轻设计师们活力四射的思想碰撞相得益彰的是,火炬内部系统的设计,选择了年过60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兴洲作为总设计师提出的方案。这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专家,有着丰富的航天工业产品的设计经验。
刘兴洲说:“别看火炬小,但它内部燃烧系统的科技含量并不低。它要解决各种气候和地理条件下,圣火燃烧不受影响,还要具备为电视拍摄和摄影时,提供清晰的火焰图形等条件。还要是轻便、安全和环保的。这些都需要先进可靠的技术,以及扎实的数据作为保障。”
不仅仅是火炬,中关村企业助力奥运,体现在方方面面。
联想、搜狐、亚都、水晶石、歌华特玛捷、首都信息、爱国者理想飞扬、新奥特,成为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赞助商、独家供应商和供应商,获得奥运会的标识使用权,占国内外全部64家奥运赞助企业的12%,占北京地区的67%。
而在百年奥运史上,中关村的企业更创造了多项第一。新奥特公司是第一个电子中文翻译服务供应商,遍布所有场馆的赛事转播系统采用新奥特公司的中文显示图文系统技术,打破了历届奥运会单一英文语种显示的历史,第一次实现中、英双语同步实况显示;搜狐公司是第一个互联网内容服务赞助商;亚都公司是第一个空气加湿净化器独家供应商;水晶石公司是第一个图像设计服务供应商;首信公司是第一个多语言服务供应商;爱国者理想飞扬公司是第一个语言培训服务供应商;奥运开闭幕式主火炬塔、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