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夏颖奇(中国经济网记者李焱 摄)
中关村软件园沙盘模型(中国经济网记者李焱 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21日讯 20日下午,记者来到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就有关“科技奥运”的话题采访了园区负责人和园内企业。
据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夏颖奇介绍,目前,全国有54个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享受相应优惠政策的科技园区。今年正值建立20周年纪念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是其中最大的一个,无论面积还是产值都占到全国15%左右。同时,中关村科技园区与国际上很多知名科技园区都有着广泛的联系。中关村软件园是中关村科技园区内大约三十个专业园中规模较大的一个,是一个国家级软件科技园。
至于中关村的作用,夏颖奇副主任认为,中关村是中国最大的高科技研发型企业孵化器。在过去的20年里,中关村引领着中国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
在举国上下为奥运做贡献的过程中,久负盛名的中关村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夏颖奇副主任介绍,中关村承担着很重的“科技奥运”的任务,中关村有大量的企业参与其中,比如联想、搜狐、水晶石等,奥运会相关的膜材料、透水砖、动画、移动电视等各方面技术中都渗透者中关村人辛勤的汗水。
夏颖奇副主任认为,奥运会对中国,特别是对北京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特别是中关村的研发成果能够应用在奥运场馆及各相关领域,使中关村的高科技企业,使中关村人都受到了极大的鼓舞。现在,中关村的高科技企业憋足了劲儿,正在谋划奥运会后新一轮的发展。
夏颖奇副主任表示,“中关村”永远是一个研发、创新的基地,是一个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瞄着市场需求去发展的区域。中关村的企业没有哪一家是由国家下达指令做什么、不做什么,中关村的企业可以完全自主地选择研究、开发的项目、产品。这样的企业在捕捉市场机会、迎合市场需求方面是很有特点的,奥运会之后仍然还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记者还走访了位于中关村软件园内的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McWiLL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目前正在为青岛奥帆赛的安全有序进行保驾护航。这项技术使奥帆赛技术运行中心可以随时观察到每一条参赛船只的具体情况。同时,这也是奥运会帆船比赛中第一次通过无线方式实时传送海上比赛画面。
##**CP**##
信威通信McWiLL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实物展示(中国经济网记者李焱 摄)
信威通信McWiLL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实物展示(中国经济网记者李焱 摄)
信威通信McWiLL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实物展示(中国经济网记者李焱 摄)
展板翻拍:架设在移动船上的摄像头(中国经济网记者李焱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