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在有实力、有能力也有吸引力,召开这么一个中关村有史以来最高级别的论坛。事实证明,无论是论坛层次、论坛规模还是演讲嘉宾水平、参会踊跃程度都证明了此次论坛取得了巨大成功。我们的规划是以后每年的中关村论坛将是由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和企业,办成与国际接轨的高规格论坛,为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创新和研发提供交流平台。”
——访2008年中关村论坛组委会执行秘书长、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夏颖奇
掩不住的外交家气质,舍不下的中关村情结,精神饱满、风采依然的夏颖奇日程安排甚满,最近尤其繁忙。
2008年中关村论坛期间,穿梭在稻香湖景酒店会场、贵宾室和迎宾处人群中的夏颖奇,无疑是焦点人物,他友好地和各界人士握手,招呼前来的政府官员、演讲嘉宾和业界巨子,回应来宾的祝贺,把“感谢”、“辛苦”等词汇挂在嘴边。
只是在论坛闭幕之后的间隙时间,《中关村》杂志才有幸造访,听他敞开心扉讲述2008年中关村论坛的诸多体会、幕后故事。
“中关村论坛中关村管委会以前也做过,但没有这次2008年中关村论坛这么高的水平,以后哪年办就冠以哪一年度的名字,固定有序地进行下去。现在已会同有关部门成立了中关村论坛组委会,负责策划组织一年一度的中关村论坛以及结合中国的科技创新发展举办其他系列专业论坛。”夏颖奇兴奋地描绘论坛的未来。
“这不是我们第一次办中关村论坛,但这一次给我的体会最深,有难度、有收获,亮点十足,盛会,美哉!”夏颖奇回味到。
二十华诞 盛会绽放
“中关村科技园区是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20周年的发展,我们现在有实力、有能力也有吸引力,召开这么一个中关村有史以来最高级别的论坛,中关村论坛既是向国际学习经验,也是向社会和国内各开发区展示自己的成就。”夏颖奇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他告诉记者:“对于今年的中关村论坛,我感到比较特殊。今年特殊性的地方在于,原来没想办这么大的活动,今年北京市办奥运会,北京其他活动都没有做重点安排,奥运期间,国际会议都很少,赵凤桐等市领导考虑到,后奥运还应该有更多的亮点、热点,中关村论坛应该高调的办好,办成高水平高规格的论坛。”
据了解,纪念中关村20周年,中关村科技园区主要有三大活动,第一个是10月份的中关村的成就展;第二个是11月份的2008年中关村论坛,一个高级别、国际化的论坛;第三个是即将召开的中关村20周年纪念大会。
夏颖奇介绍说,2008年中关村论坛是在中关村20周年的大背景下紧密结合中关村当前和中国及世界的金融危机的经济形式办的。我们要认真学习世界各国的科技经验,尤其是美国、硅谷的经验。硅谷比我们发展的早、规模比我们大,一直在引领世界前沿科技的创新和研发,中关村在努力学习它,学习它不是说硅谷的一切东西都要照搬,而是学习它的机制和体制。
“中关村将来要像硅谷那样更加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这次论坛使得中关村与世界各国的学者、专家、企业家进行零距离接触和思想碰撞,以此来找出差距,借鉴经验,为中关村未来20年的发展搭建国际舞台。”夏颖奇表示。
乘风破浪 迎难而上
纵然,中关村科技园区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实力也是毋庸置疑,中关村在纳市的总量、技工贸总收入、中关村的专利数量等在全国都是位居第一的,在国内外已经有很大的影响,但“从九月份确定办2008中关村论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集中方方面面的资源是很不容易的。令人欣慰的是,在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北京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邀请了来自北美、欧洲、亚洲的重量级人物,如诺奖获得者、图灵奖获得者、大学校长、知名企业家请来给中关村‘把脉’。中关村管委会和海淀区人民政府在很短的时间内,面对挑战,克服困难,圆满地完成了这一任务。”
夏颖奇之前的担忧是有道理的,按照国际惯例,国际会议基本上是一年前就确定下了基调,演讲嘉宾也是半年之内都已经确定了的。等到中关村论坛组委会组织起来之后,只有一个半月的时间了。还要找高水平的演讲嘉宾,这样难度就比较大,怕嘉宾档期排不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