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版一直是微软的心病,针对盗版,微软也出动了一系列的措施:序列号安装(Windows 95开始)、系统激活(Office 2000、Windows XP开始)、WGA计划、OGA计划,除此之外,还采用了一些良性的方法:推出“即用即付”、降价等,但是收效甚微。在去年微软还采用了极端的方法─黑屏法,引发了一场大讨论。时下还流传了一个传言─微软即将在中关村装机市场进行反盗版行动,但笔者认为这次活动只会铩羽而归!
微软反盗版由来已久
微软的主要盈利模式是卖软件,这在20世纪的80、90年代使得其成为软件业的霸主,WinIntel联盟和Windows+Office曾经在PC机上一统江山,也为微软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是,盗版问题一直困扰微软,每年在这一块的损失极大!因此,微软的反盗版事业是由来已久。
而且在距1998年比尔盖茨说过“接下来的十年我们就会找出某种办法让他们(中国盗版用户)付账”这句话整整10年后,微软在中国对盗版的打击力度正逐渐加强,且一改微软低调的做法,开始大范围的在全国开展起来。
微软反盗版由企业到个人
微软反盗版首先采用的是“暴力”,从Windows 95开始采用序列号安装软件,如果序列号不对,无法安装;后来又在Office 2000中采用了激活策略,不仅要输入正确的序列号,还必须用电话或互联网激活产品才能够使用。Windows XP更是把这种方法用到了极致,因此俄罗斯的黑客不得不第一时间推出免激活的补丁来对付它;后来的WGA和OGA计划也让用户深感不爽,因为用户总是被人怀疑的感觉的确很不好;去年下半年,微软对其WGA计划进行了“升级”,出现了令用户非常不齿的“黑屏行为”!所有这些都是采用强制力量和暴力来反盗版!
同时,微软的反盗版还从企业到了个人,一改过去“抓大放小”的策略。2008年8月,番茄花园的作者洪磊被微软举报逮捕,而且上升到了刑事案件;之后,深度也关闭了网站,而到2008年12月下旬,雨林木风开发团队也宣布解散。至此,被业界称为“三大XP盗版集团”番茄花园、雨林木风、深度全部以谢幕而告终。
当然,盗版Windows XP的产业链却并没有就此终结,凭借着此前庞大的盗版用户,这些盗版开发商依然可以在较长时间获得可观收益,盗版集团与微软反盗版的较量依然在进行着。
微软反盗版也“软实力”
当然,微软反盗版也采用了“软硬兼施”、“恩威并重”的方法,2006年微软曾实施它的“Powerline Initiative”,其是基于充值销售(pay-as-you-go)来发布的Windows,今年又把Windows XP和Office 2007大面积降价,还推出了“即付即用”策略。
微软准备对中关村下手
2008年经济危机到处蔓延、IT业也成为了重灾区,但是在2008年8月微软抓了番茄花园作用洪磊后,还传出一个流言─微软即将在中关村装机市场进行反盗版行动,而且微软目前组建了一个联盟,发展了60多家装机商,这些商户都承诺为用户装配电脑时,将使用微软正版软件。
由此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了,微软的反盗版计划是有组织、有策划、系统的、全面的,首先是针对品牌电脑的预装市场,目前包括联想、方正、同方等各大品牌PC厂商已经基本做到了完全正版化;然后是企业用户,微软与政府部门合作,通过一段时间,也已经大幅提高了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一大批企业的软件正版化程度;最后一块则是个人装机DIY市场,微软自然不会遗漏。
对中关村下手只会铩羽而归
微软的理想是好的,而且也是“有法可依”的,但是它却犯了一个外企在中国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没有把自己的政策与当地国情相联系。就算微软现在降价,但是这样做了用户并不买账,也不见得其销售量有太大的提升。因此,它对中关村下手也不会成功。因为:1.仍有足够的盗版系统可以下载;2.盗版系统的Ghost方法比安装更容易、更快速;3.盗版系统美化做得更好;4.盗版系统的补丁更新;5.对付黑屏,“方法总比问题多”,破解方法到处飞;6.版权局的微妙态度,并善意提醒微软反盗版应考虑更恰当方式;7.有可能会引发《反垄断法》、《物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