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天使降临中关村
50位企业家首次联手成立天使投资联盟
6月10日,中关村企业家天使投资联盟首次亮相,柳传志代表该联盟企业家发言说:“中关村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发挥了突出作用,今后科技成果产业化将成为中关村关注的重点。中关村企业家天使投资联盟的形成对新创办的高科技企业有孵化作用,希望能够通过50位企业家的表率作用,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给创业企业以帮助。”
本报记者 杨文利报道
柳传志、段永基、王文京、王小兰、冯军、严望佳……近日,50位中关村科技园区知名企业家自发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企业家天使联盟——中关村企业家天使投资联盟,为中关村创新创业者提供创业投资,并将成为他们的创业导师。
企业家首次携手
如果把创业过程比作一棵树的成长,那么在种子发芽的时候,对环境的依赖特别强。然而,从创业企业发展的资金链条来看,处在种子期的创业企业不仅很难得到商业金融机构的帮助,甚至连风险投资也很难青睐。为了给新生事物提供成长的土壤和机会,诞生了天使投资。
“种子撒得多,收成才会好”。从国外发展经验看,天使投资作为企业创业资金链的最前端,其资金量应该大大超过风险投资。在美国,天使投资资金量占风险投资总资金量的40%-50%,确切地说,在美国硅谷,适合个人创业的天使投资占了风险投资的大部分。然而,在中关村,虽然企业创业期、成长期和扩张期、成熟期都有了较为完备的配套扶持政策,但是种子期企业最需要的天使投资模式和氛围还未形成。据统计,目前中关村的天使投资资金量不到风险投资的1/10。这令中关村的企业家们忧心忡忡。
2006年10月10日,美国天使投资者集团的一次造访让中关村企业家们眼前一亮。
“成立一个属于中关村的企业家联盟!把热衷于天使投资的人聚合到一起,互相切磋、互相交流,它可以保护天使的翅膀,使之不被折断。”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会长王小兰的这个建议得到柳传志、段永基、王文京等企业家的赞同和支持。
这些企业家们的想法很快得到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经过一番筹备,2008年5月13日,近50位拥有丰富企业管理经验、前瞻性思维视角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中关村三代企业家代表作为首批发起人,正式成立了中关村企业家天使投资联盟。
6月10日,中关村企业家天使投资联盟首次亮相。柳传志代表该联盟企业家发言说:“中关村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发挥了突出作用,今后科技成果产业化将成为中关村关注的重点。中关村企业家天使投资联盟的形成对新创办的高科技企业有孵化作用,希望能够通过50位企业家的表率作用,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给创业企业以帮助。”
柳传志还认为,成立天使投资联盟,是完善中关村投资产业链最快捷的方式之一。
天使降临中关村
王小兰认为,中关村50位企业家的首次携手,不仅仅是资金的汇集,更体现了企业家浓厚的中关村情结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理想,她是中关村式“天使投资”运作的一种创新,即“投资+辅导”、“投资人+创业导师”的模式,通过投资人对创业企业不同阶段、多种方式的培育与孵化,促其成长壮大。此外,中关村50位企业家的首次携手,也是一种资源的整合,是中关村企业家创业经验和创新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是企业家社会责任的体现,更是一种合作模式的创新。
据介绍,经过缜密的调研和一轮又一轮讨论,50位企业家确立了天使投资联盟的运作模式:其投资决策采取集体负责制,由相关领域企业家组成专业委员会、决策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对项目进行投资审核和判断。
据天使投资联盟发起人之一、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原清华紫光总裁张本正介绍,天使投资联盟初期筹集的资金近500万元,他们将选择目前北京市重点发展的行业,如IT、软件、环保等领域,有市场前景的项目进行投资。当然,联盟在投资时非常看重创业者和创业团队的综合素质。除了给优秀的种子企业投资,联盟还将对这些创业企业进行全程跟踪的免费服务。
张本正表示:“天使投资联盟的企业家们不仅拥有深厚的行业背景、丰富的人际关系网络,而且我们还要用自己的血泪换来的失败教训和摸爬滚打的成功经验当作教科书传授给新一代的创业者,使更多的创业者少走弯路,让他们看得更广,走得更远。”
欲撬动天使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