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22.1亿元,全部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160亿元的中关村国家院所通州产业园正式启动建设,并喜迎中国建材研究院等5家国家院所的首批13个项目入驻。
首批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就业近万人,吸引高端人才落地近2000人;将形成高端产业和高端人才聚集效应,为北京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提供强大产业支撑和人才支撑。
通州区委书记王云峰表示,“十二五”时期,在北京率先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格局目标的指引下,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必然要走自主创新之路,必然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通州产业园汇集了国家院所的智力技术优势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平台政策优势,一定会在促进自主创新、发展新兴产业方面大有所为;一定会成为国家级高端制造类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一定会为现代化国际新城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通州区委、区政府将积极主动加强与国家院所和中关村发展集团的沟通与合作,全力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审批效率、加快配套建设,为通州产业园建设和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产业园介绍
建设通州产业园是市委、市政府推动国家院所重大科研成果在首都转化和产业化,统筹产业战略布局的重大举措。
通州产业园由国家院所、中关村发展集团以及通州区政府合作建设,集中承担国家院所重大科技成果项目落地的任务。
园区位于通州经济开发区。此次第一期签约落地的5个院所的13个项目,享有国家专利140个,国际和国家级标准206个,投资总额22.1亿元,预计到2015年实现产值72亿元,税收6亿余元。13个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就业近万人,吸引高端人才落地近2000人,将形成高端产业和高端人才聚集效应,为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提供强大产业支撑和人才支撑。园区全部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160亿元。
在发展定位上,通州产业园将依托通州已有的产业基础优势,以国家院所重大先进制造技术项目为核心,根据项目实际需求和进展,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分期入园的方式,打造集研发、中试、制造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高端制造类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预计3至5年内将转化一批重大先进制造类科技成果,催生一批先进制造类企业,产生一批国内国际行业标准,聚集一批高端人才,基本形成立足通州、服务北京、带动环渤海区域、面向全国的开放型的高端制造类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体系。
通州产业园的启动,变以往先划地建设再招商的被动发展模式为带着项目配给土地,形成以项目为基础、以资金为助推、通过项目集中和政策聚焦统筹行政和市场手段平抑土地成本的新的主动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