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从中关村管委会了解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2011年,中关村示范区新创办生产型和研发型科技企业近4000家,数量比往年增加近千家。
涌现高水平创业者
中关村涌现了一批高水平的创业者,带动了区域创业水平和层次向高端化发展。在创新创业热潮带动下,示范区创新投入和产出快速增长。2011年企业研发及科技活动经费总额超过750亿元,增长近20%,约占企业总收入的4%。专利申请量达到1.9万件,专利授权量近1.2万件,增长均超过30%。新创制标准211项,其中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189项。
新增上市公司26家
目前,中关村企业上市和股份代办系统挂牌企业数量均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2011年新增上市公司26家,上市公司总数达到202家;其中境内创业板44家,在创业板形成了“中关村板块”。 2011年新增代办股份转让试点挂牌企业24家,累计挂牌及通过备案企业104家。推动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进一步推动担保融资,15家商业银行设立了科技信贷专营机构。推动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发展,中关村创业引导资金与创业投资机构合作设立了17只子基金,合作规模累计64亿元。2011年,已披露的中关村创业投资案例300多个,投资金额约300亿元,投资案例和投资金额占全国三分之一。
硕士人才新增1.5万名
不仅如此,中关村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北京地区共引进“千人计划”入选专家467人,占全国入选总数的28.2%,227人入选了“海聚工程”。
2011年中关村人才特区引进海内外人才1962人,其中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436人。特区建立了全程跟踪高层次人才、团队创业及项目进展的工作机制,开展了校企人才互动和双向兼职试点。通过建设人才特区,中关村企业人才队伍结构不断提升,拥有博士学历人才1.3万名;硕士学历人才12.8万名,其中2011年新增1.5万人,同比增长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