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投资 > 正文

中关村空间布局优化拉开帷幕

日期:2013-02-04  来源:北京商报
[字体: ]

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内已建成投产的京西重工厂房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中关村示范区”)优化空间布局的大幕正式开启。上周,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与房山区人民政府正式签订了共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房山园》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正式挂牌,成为了今年首个挂牌的产业集聚园区。记者注意到,中关村示范区空间规模和布局的调整,不是简单的量变,而是质变。纳入中关村示范区,为首都更多区域的创新发展装上了新引擎,将加速区域整体经济与社会建设的优化和发展。

  各类创新要素将集聚“北高”

  在总面积15.73平方公里的房山园中,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作为集“研发、生产、服务”于一体的实体经济产业集群,今后将充分利用中关村示范区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和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从而迈上创新驱动的新台阶。

  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管委会主任周文海接受采访时表示,加入中关村示范区,对于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基地将聚集人才、技术、资本、政策、土地等各类创新资源,为入驻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周文海告诉记者,今后,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将同时享受中关村科技园“1+6”系列先行先试政策,深化股权激励、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商管理、社会组织管理等改革试点,也能够切实发挥政策的最大效应。

  据介绍,下一步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在与中关村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基础上,将建立健全基地与中关村管委会多渠道合作机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流通机制,通过建设标准化厂房、研究成果孵化基地、推广利用研发中心等有针对性地承接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建立与中关村管委会的人才流动机制,吸引中关村分流人才,到基地企业工作;通过与中关村管委会建立流通机制,积极推进全球资源“高端链接”和“走出去”战略,提高企业对国内外创新资源的整合利用能力,大幅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并吸引国际先进项目入驻基地。

  明年内“北高”6个项目达产

  记者了解到,已走过两年创新之路的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位于房山区窦店镇中部,于2011年7月21日成立,是本市惟一一个市级高端制造业基地,起步区规划面积5.85平方公里,核心区12平方公里,扩展区30平方公里,是北京市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统计,目前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已聚集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和产业带动力的规模企业,打造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

  长安汽车、京西重工减震器以及国能电力三维锂电池等项目建成投产;北车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北控绿色科技产业园、金朋达无人机等6个在建项目预计年内至2014年初将陆续建成投产;此外,还有一批园区配套产业和装备制造领域的优质项目已经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项目落地细节的商务谈判正在同步推进。

  据统计,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投产、在建、签约和在谈项目约60个,2012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2.13亿元,3家投产企业实现产值约8亿元,解决就业1800多人。

  预计“十二五”末,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年产值达500亿元,解决就业约2万人;到2020年,预计产值达2000亿元,直接和间接创造就业岗位10万个。

  从电子一条街到创新示范区

  记者了解到,中关村示范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从“电子一条街”起步,经历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已经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科技创新区域。

  2009年以来,国务院批复的各项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落实,“1+6”先行先试改革试点加快推进,中关村示范区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创新创业人才加快聚集,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科技金融创新深入推进,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中关村示范区已经成为世界上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对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源地、制高点和重要依托。对首都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等方面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务院先后批复同意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求中关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创新资源优势,加快改革与发展,努力培养和聚集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着力研发和转化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做强做大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全面提高中关村科技园区自主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推动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科技发展和创新在本世纪前20年再上一个新台阶,使中关村科技园区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空间优化调整实质是优化布局

  2012年10月13日,国务院同意对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规模和布局的批复,示范区面积从233平方公里调整为488平方公里,涉及北京市所有区县。

  房山、门头沟、怀柔、平谷、密云、顺义和延庆7个远郊区县首次拥有了中关村园区,享受中关村各项优惠政策和配套政策措施。

  “这次中关村空间布局优化调整,并不仅仅在于示范区空间数量的增加,其实质是布局上的优化。”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宣鸿表示,房山园的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率先挂牌,标志着园区优化空间布局工作实质性的开始。

  多年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将覆盖到北京房山区,一方面园区核心区的高端科技成果资源转化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此举将改变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人才、金融、服务等高端要素也会聚集到房山的高端制造业新区里来,这必然会促进区域整体经济和社会建设的优化和发展。

  据介绍,空间规模和布局调整后,中关村示范区的创新发展布局将显著优化。到2020年,中关村示范区将基本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主要形态,以“两城两带”为重点,各分园之间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相互联动、协同发展的“一区多园”发展格局。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