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投资 > 正文

中关村持续引领我国孵化器创新发展

日期:2013-03-05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字体: ]

 

 

 

 车库咖啡、3W咖啡、天使汇、36氪、云基地……乍一听这些新奇的名字,你或许不会想到它们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其实,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

  这些运作模式新、创新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新型创业服务组织,不仅激发了草根创业者的创业动力,同时也激活了创业服务机构的创新能力,成为中关村创业孵化体系中最具活力的新生力量。

  “从全球新一轮孵化器发展浪潮来看,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虽然在出现时间上较美国硅谷稍晚,但发展势头迅猛,呈现出与硅谷同步创新发展的态势。中关村持续引领我国孵化器创新发展。”近日,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创新型孵化器风生水起

  喝杯咖啡、聊聊天、上上网,或许就可以碰到一位青睐你的投资人,获得资金的支持。这在很多人看来有点异想天开,但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早已不是新鲜事。

  2011年年末,在中关村西区出现了一家以创业和投资为主题的咖啡厅――车库咖啡,由于只要单点一杯咖啡,就可以享用一天的免费开放式办公环境,很快这里就吸引了大批的草根创业者,而嗅觉灵敏的风险投资家们也开始频频光顾这里。截至目前,已经有100多家创业团队在车库咖啡成立,先后有40多个创业团队获得创业投资。

  其实,车库咖啡这种创新型孵化器出现在中关村并非偶然。自国务院2009年批复同意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0年同意支持中关村实施“1+6”系列新政策以来,中关村的高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加速聚集,创新创业空前活跃,创新发展后劲不断增强,2011年中关村新创办的企业达4243家,2012年前10个月新创办科技型企业超过3500家。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涌现出以创新工场、车库咖啡、3W咖啡、常青藤创业园、天使汇等为代表的一批运作模式新、创新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新型创业服务组织,服务范围涉及项目发现、团队构建、企业孵化、后续支撑等环节,由此,中关村诞生了一种新型业态――创业服务业。

  实际上,从1959年美国创办全球第一家孵化器至今,孵化器发展已经走过50多年历史。早期的孵化器主要由地方政府和社区机构设立,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为主要目标,主要提供物理空间和公共服务。进入21世纪以来,开源开放成为新趋势,使创业成本降低、创业周期缩短、创业活动更加活跃,由成功企业家和天使投资人创办的企业加速器快速发展,2005年在硅谷创办的Y Combinator以批量孵化、高倍退出的成功模式掀起全球企业加速器发展热潮。目前美国企业加速器数量已达到百余家。

  中关村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孵化器,经过20多年发展目前已经成为硅谷以外创业孵化模式探索最活跃的地方,产生了一批既有硅谷特点又有中关村特色的创业孵化模式。在早期孵化方面,硅谷有Y Combinator、Tech Stars,中关村有创新工场、常青藤创业园;在创业者开放办公方面,硅谷有I/O Venture、Hacker JoDo,中关村有车库咖啡、3W咖啡;在创业媒体方面,硅谷有Tech Crunch,中关村有36氪;在创业者网络社区方面,硅谷有Angellist,中关村有36tree、天使汇、创投圈等。

  记者了解到,与传统孵化器不同,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不以物理空间为载体聚集和孵化企业,主要通过开展早期投资、产业链资源整合、搭建专业技术平台、创业导师辅导等深度服务,推动企业创建和快速发展。

  天使投资人创建孵化器、参与孵化服务活动,使中关村出现了与硅谷类似的天使投资与创业孵化融合发展的态势。福布斯2012年1月公布的“全美十大最炙手可热的创业孵化器”,几乎都有天使投资人参与。而中关村活跃着全国近八成的天使投资人,李开复、徐小平、田溯宁等知名天使投资人通过建立创新型孵化器,对优秀早期创业项目进行筛选、深度辅导和投资,使创业成功率大幅提升。

  中关村管委会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创新工场、车库咖啡和常青藤创业园3家创新型孵化器孵化了早期项目120个,企业平均在孵时间6-12个月,68个项目获得早期投资、4个被并购,孵化成功率高达60%。

  创业服务新业态强势崛起

  “目前中关村孵化器开始呈现出创办主体多元化、运营模式市场化、孵化链条向早期阶段延伸、专业服务向多样化发展、资源整合全球化的趋势,正在形成创业服务新业态。”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日前在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据了解,中关村孵化器是与中关村20多年的建设历程共同发展壮大的。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中关村建设之初便开始建设创业服务中心。作为中关村孵化器的初始形态,创业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办公场地和基本的行政服务,成为当时政府部门为民营科技企业服务的惟一窗口。

  2000年前后,正值全球互联网快速发展时期,大批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业,中关村率先推出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业的政策和服务,支持建立了一批大学科技园、专业孵化器和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创业孵化载体,以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中关村国际孵化器为代表的29家留学人员创业园,为留学生创办企业提供办公空间和基础服务,协调解决子女入学等问题,孵化出奥瑞金种业、六合万通、思比科等一批留学生企业。这一时期中关村孵化器开始探索提供公共技术平台、早期投资等增值服务,很多孵化器开始有了服务性收入。

  自2009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中关村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涌现出一批创新型孵化器。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中关村新涌现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18家创业孵化服务机构中,社会资本创办的占比达到74%,其中8家由成功企业家和投资人创办,5家由平台型企业创办,1家由在校研究生创办。目前中关村已经初步形成了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协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创业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不仅是成功企业家,跨国巨头也开始在中关村创办孵化器。微软云加速器是微软在北京设立的云加速器,也是微软在全球的第二家孵化器。这是一个孵化基于Windows Azure云生态系统的微软云加速器,自2012年7月启动以来,首批入驻的10家初创企业已经毕业。

  参加了微软云加速器一期的北京易云剪客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张戈表示:“Windows Azure帮助我们大幅节省成本、节省开发时间、提升用户体验,加速了初创企业的发展”。同期参加微软云加速器的北京光年无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俞志晨表示:“微软云加速器提供优秀的导师资源、扩展视野的培训,以及与微软其他团队的深度合作,令初创企业受益匪浅。”

  越来越多的成功企业家等高端人群投身天使投资、创办创新型孵化器、参与创业辅导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孵化服务水平。由于他们具有创办企业、从企业股权增值中获益的经验,创办的孵化器拥有高水平的管理团队、较强的专业辅导能力和行业资源支持,建立了市场化的运营机制,主要为早期项目和初创企业提供开放办公、早期投资、产业链孵化等各具特色的服务。

  随着中关村天使投资快速发展和创业者服务需求不断升级,物业与服务分离、投资与孵化融合成为趋势,“专业技术平台+早期投资”的孵化模式逐渐形成。如云基地瞄准云计算应用,提供云计算服务运营验证平台、仿真实验室以及产业链资源支持,打造完整的云计算产业链,集聚云计算企业24家,投资总额达5亿元;博奥联创依托三友专利,选择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专利成果,采用“投资+孵化”的模式推动成果转化,并为投资的企业提供免费光机电技术平台服务,累计投资9家企业,其中1家即将上市;中关村上地生物医药园在项目初期就开始进行服务和投资介入,目前已经孵化出2家上市企业、4家即将完成商品化的医药企业。

  截至2012年6月,中关村55家主要创业孵化服务机构共建立公共技术平台135个,其中27家专业孵化器投资建设了94个公共技术平台,占孵化器公共技术平台总数的70%。55家主要创业孵化服务机构中有36家孵化器设立了总额42亿元的投资基金。

  市场化运营模式探索,带动中关村孵化器盈利模式从以房租物业为主向从投资与孵化服务中获益转变,服务性收入所占比重持续提升。据统计,2011年,中关村民营孵化器的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83%,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创办的孵化器服务性收入也分别达到60%和52%;大学科技园服务性收入占23%。2009-2011年,除事业单位创办的孵化器服务性收入有所下降外,其他孵化器的服务性收入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近年来涌现出的创新型孵化器大多为服务于创业者和早期项目的创业服务机构。如车库咖啡、3W咖啡依托开放办公和咖啡文化,建立成功企业家、天使投资人等与创业者思想碰撞、资源对接的平台,发掘新技术新创意。北邮创业坊和清华“创业行”开展优秀学生创业项目的筛选与孵化。这意味着中关村孵化链条开始向早期阶段延伸,形成了从源头上发现和汇集原创技术和优秀团队的机制。

  为满足创业企业不断升级的专业化需求,中关村孵化器逐步向孵化领域专业化、服务内容差异化发展,形成了创业教育、创业社区、创业投资、创业辅导、技术开发平台、技术服务平台以及创业媒体等服务。在创业教育方面,典型的有常青藤创业园;在创业社区方面,有车库咖啡、创客空间;在创业投资方面,有天使汇、创投圈;在创业辅导方面,有摇篮计划、联想之星;在技术开发平台方面,有新浪微博开放平台、云基地、UC开放移动游戏平台、360免费软件起飞计划;在创业媒体方面,有36氪、创业家、创业邦等。

  新型孵化服务机构数量的快速增加,以及“投资+孵化”盈利模式的形成,推动中关村孵化服务从公共服务向经营服务转变,中关村孵化器通过品牌和服务输出的方式,扩大服务规模,推动业务的快速扩张。在55家主要孵化服务机构中有服务输出的孵化器32家,约占孵化器总数的60%。

  面向全球创新资源也是近年来中关村孵化器发展的新趋势,通过引进国外知名孵化器建立分支机构、举办国际交流活动、共享国际创业导师资源、在海外设立孵化器等方式,中关村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聚集高端创业项目,对接国际技术、资本、市场、人才等资源。如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引进中芬金桥(北京)创新中心,为芬兰企业落地中关村提供服务;清华科技园、瀚海孵化器在硅谷建立孵化器,搭建海外高端创业者向国内转移的服务平台。此外,汇龙森、人大科技园、北大科技园、车库咖啡等孵化服务机构也在开展建立海外孵化器的前期工作。

  推动中关村发展原始动力的核心载体

  中关村蓬勃发展的创业服务新业态,孵化了一批上市公司和高成长企业,培育了一批创业企业家,促进了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可以说,孵化器已经成为推动中关村发展原始动力的核心载体。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关村55家主要创业孵化服务机构累计孵化企业近6000家,毕业企业2294家,成功毕业企业1523家,其中,成功上市的企业48家,占北京市上市公司总数的18%;被兼并收购的企业127家,占北京市的14%。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孵化的启明星辰和奥瑞金种业成功上市;启迪孵化器的钻石计划已经支持了三批近30家企业,已经有数码视讯、海兰信、世纪瑞尔等企业成功上市。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间,55家主要创业孵化服务机构中的在孵企业转化科技成果386项,承担国家及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183项。其中,汇龙森孵化器在孵企业综艺超导的高温超导滤波技术、启迪孵化器在孵企业兆易创新的高速和低功耗存储器设计技术、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在孵企业飞秒激光的双光子荧光成像技术和简化微阵列基因芯片技术,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截至2012年6月底,中关村55家主要创业孵化服务机构共聚集了中关村15.7%的中央“千人计划”入选人员、35.7%的北京市“海聚工程”入选人员、77.4%的中关村“高聚工程”入选人员。

  不仅是吸引高端创新创业人才,中关村孵化器还注重持续培育创业企业家。亚杰商会“摇篮计划”邀请雷军、邓锋、周鸿祎、李开复等75位持续创业者和资深企业家作为导师,每年甄选20位富有潜力的创业家进行一对一、长达两年的辅导,目前已辅导了7批共146位创业家,包括完美时空的池宇峰、海兰信的申万秋、聚美优品的陈欧、兰亭集势的郭去疾、中文在线的童志磊、慧点科技的姜晓丹等。联想之星举办的创业CEO特训班培训了210名创业者;创业邦、创业家组织的创业大赛参赛企业超过3500家;3W咖啡举办了300多场互联网行业沙龙活动。

  “创业者—企业家—创业导师”的出现,推动了企业家精神的传承。中关村浓厚的创业氛围激发了众多优秀人才的创业热情,离开大公司投身创业成为一种潮流,连续创业成为一种工作方式,形成了与硅谷类似的“创业—成功—再创业”的良性循环,以及“创业—失败—再创业”的独特文化。

  我国孵化器发展的风向标

  近年来,经过积极探索,中关村成功企业家、天使投资人和平台型企业等各类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孵化器发展,建立起“项目孵化—初创企业孵化—产业链孵化”的孵化机制,在全国率先形成全链条孵化体系,孵化模式创新与美国硅谷同步。中关村的许多孵化模式在全国各地被快速模仿复制,成为我国孵化器发展的风向标,持续引领我国孵化器创新发展。

  “正是中关村多年来形成的浓厚创新创业氛围,以及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的吸引力,使得各类创业企业向往中关村,也最终形成了中关村独特的创业孵化服务模式。”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而中关村一家创业孵化服务机构负责人则认为:“中关村的创业土壤不可复制。”

  的确,中关村的人才、资金、技术、政策体系,都是独具优势的。每年全球各类优秀人才汇聚中关村,其中中央“千人计划”创业类人才有近1/5在中关村创业。中关村也是股权投资活跃地。这里活跃着全国最大的天使投资人队伍,创业投资案例数、投资额约占全国1/3。

  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关村已经初步形成支持孵化器发展的政策体系。

  记者了解到,目前,科技部、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经信委、中关村管委会以及海淀区等政府部门都制定了针对孵化器的支持政策,从搭建公共技术平台、提供创业服务、房租补贴等方面支持孵化器发展。2009年至2012年6月,中关村55家主要创业孵化服务机构共有49家获得支持资金2.5亿元,平均每家孵化器每年获得支持资金129万元。其中,中关村管委会支持力度最大,金额达到8910万元,占35.62%。国家和北京市支持公共技术平台的资金最多,分别占52%和59%;其次是各种课题形式的立项资助,占38%和20%。各区县以公共服务补贴和人才引进等奖励为主,分别占29%和37%,部分孵化器享受到所在区县落实的国家级孵化器税收减免相关政策。

  除了政策和资金的支持,近年来,中关村管委会在理念、思路和做法上不断创新,探索建立了“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孵化器良性循环发展的长效机制,引导和鼓励天使投资人、成功企业家、创业投资机构、平台型企业等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孵化器建设,完善从创业教育、创业者交流、早期项目孵化、天使投资到企业孵化的全过程、全方位创业服务链条,构建中关村创业服务集群。

  在支持方式上,中关村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放大效应,从直接投入向引导带动社会资本共同投入转变,从单一资金支持为主向资金支持、搭建资源对接平台等多种方式集成支持转变。目前,试点设立了种子基金风险补偿资金,根据孵化器当年投资入孵企业情况进行补贴。设立天使投资引导资金,以参股方式和契约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支持中关村初创企业发展。

  2011年年末,中关村示范区启动了针对初创期企业的“金种子工程”。该项工程采用“1+N”的工作模式,推荐、筛选认定一批技术水平高、商业模式新、持续创新能力强、创业团队和治理结构完善的“金种子企业”,配备中关村领军企业家、知名天使投资人等组成的优秀创业导师团加强孵化。

  据介绍,中关村“金种子工程”启动一年来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挖掘并筛选出易美芯光等100家技术水平、商业模式、持续创新能力、创业团队和法人治理结构方面表现突出,潜力巨大的企业认定为“金种子企业”,其中60余家“金种子企业”的销售额或用户数一年来实现了100%以上的快速增长。经过多次项目推介等融资对接活动,30多家“金种子企业”受到创业投资机构的青睐并获得首轮融资或再融资,融资总额超过4亿元。中关村“金种子工程”还聚集了以徐小平、雷军、李开复、陈大同、尹卫东、林菁等为代表的近60名由上市公司的企业家和知名天使投资人组成的创业导师队伍,为20余家“金种子企业”配备了创业导师,近50家企业与导师所在企业开展了交流合作。

  “中关村要建设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灵魂和根还是创新创业。没有这些不断涌现的初创企业,就不会有塔尖的国际知名大企业。”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