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中关村投资 > 正文

中关村:在海东大地书写科技神话

日期:2013-12-25  来源:青海海东网
[字体: ]

“中关村”青海基地在河湟谷地彩陶流成的河上启航,在世界之巅扬起科技的风帆,令许多“寻梦人”流连忘返。

  从“蹒跚学步”到“努力奔跑”  2012年6月8日,中关村的嫡子———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暨海东科技园在海东呱呱坠地。作为中关村国家示范区在北京之外建立的第一个辐射基地,它是青海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种重要的形式,是高新技术转移形成科技型大中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孵化器”,是培养大批开创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基地,是高科技开发区的经营细胞与基础。然而,仍处于刚刚起步的中关村青海基地如同蹒跚学步的孩童,需要有人去扶持一把,教上一程,去用心呵护与培养其自主创新的能力、开拓进取的精神与振兴国家民族经济的力量。从“硅谷”到“中关村”,从“中关村”到“柳湾村”,科学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完美结合的模式正在被有效借鉴。

  如何打造独具特色的专业园区和孵化器?这是中关村青海基地首先要想的问题。公司总经理周树鑫说:“只有营造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产业环境,才能助推企业腾飞。专精特新产业园的建设任重道远。”

  孵化器作为科技园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其产业的积极作用和辅助示范效益日益显现,已经成为落实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平台。政策优惠固然能吸引企业入驻,但入驻后的发展更需要宽松、专业的成长环境,这是孵化管理者的重要责任。

  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孵化器对高新产业,对技术、服务依赖更大,产业人群层次更高,对园区的配套功能要求更高,这都需要进一步强化科技园区的桥梁作用。事实上,海东科技园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在深度研究世界城市先进理念后,提出了针对科技企业的八大服务体系,涵盖了政、产、学、研、精、介、贸、媒等八个方面,并根据企业各阶段的不同特点及不同需求全面推进企业创办、政策对接、项目申报等完善实用的服务平台建设。

  成长的轨迹各具不同,成长特性也因人而异,但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科技型小企业所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成为高技术产业的显著特点。如何保持这种生命力的延续,是海东科技孵化器需要思索的。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中关村模式归根结底是硅谷模式在中国的完美复制,所以一大波来自科技创业园区的考察团纷纷逼近美国的各种创业孵化器。除了铆足心力希望给自己的园区引进项目之外,他们也开始认真研究各地有名的初创企业孵化器,积极向这些成功的孵化器取经。既然孵化器能引来如此多初创公司的追捧,那么到底有哪些方面是可以值得海东借鉴的?

  导师(Mentor)机制。初创团队在初期得到好的导师的指导,并且得到导师的相关人脉资源的支持,对产品、市场,后续融资都会有显著的帮助。导师机制对于创业者来说的价值显而易见。对于导师来说,也有不少好处:一些导师本来就是投资人,作为导师就可以更容易和创业者建立合作,抓住投资机会。有些导师的资源会对初创公司起到很实质的帮助,就可能获得一定的股份。中关村青海基地应该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把有经验的企业家、投资人组成导师团队。比如像欧美金融城,由于地处杭州,就很容易邀请到阿里巴巴的高管们来指导其孵化的创业公司。

  结合优势产业。除了很多涉足众多领域没有限制的孵化器外,更多专业性的孵化器越来越受到创业者的青睐。在美国,创业者们在挑选孵化器的时候,很注重其专注的领域。如果一个孵化器关注的产业太广,往往会被认为不够专业。所以,海东应当与本地的优势产业结合,因地制宜。这种结合,也会为海东科技园树立自己独特的品牌。

  与风投的合作。除了把项目筛选进来,并且帮助它们快速成长,孵化器也很重视的一大问题就是如何帮孵化的初创公司得到后续融资。在美国,初创企业发展的整个投资环境已经建立的相对成熟,风险投资机构与孵化器的合作非常密切。除了风投的合伙人在孵化器中担任导师外,很多风投也参与了孵化器的早期的种子基金的建立。在完成孵化器之后,很多风投都会参与企业的进一步的融资。尤其是好的项目,风投都希望能一直保持联系和合作,而孵化器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为很多风投机构推荐项目,让自己孵化的企业走出去之后,也有很好的发作密切。

  与大企业合作。除了和投资机构关系密切外,孵化机构和大公司的合作关系也相当关键。原因之一是众多大公司有设立自己的创投基金,用于扶持初创企业。另一大原因是大公司往往是初创企业最好的客户。比如Plug & Play,硅谷的著名孵化器,就跟美国的Google、Facebook等,中国的百度、华为、TCL等企业都有强的合作。他们定期会举办与大公司对接的活动,让初创企业与大公司的技术人员和创投人员进行交流。甚至初创公司直接为大公司提供服务。这种合作,对大公司来说,节省了直接组建团队的成本。而对初创企业,不仅得到了良好的资金支持,也有了优质的客户,为产品的研发和提升提供了重要的助力。

  管理人才。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是,孵化器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也取决于其背后的运营团队。大部分孵化器的创始人都是有着丰富创业经验的人担任的。他们熟悉创业的整个环节,从融资、咨询、媒体公关等各个角度都对初创企业的需要和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于是他们也懂得如何建立一个好的管理团队来为初创企业服务。对于国内的园区,如果能在管理团队中多纳入一些有较丰富的创业、投资经验的人,相信对整个园区的运作有很大的意义。

  周树鑫说,要做好创业孵化,除了在硬件设施上要有一定的投入,在软性服务方面更应该下功夫。借鉴全球最前沿的经验,结合当地的优势产业,设计出最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把所孵化公司的集群效应发挥到最大。一些管理、运作的机制是共通的

  产业迁移与创业机会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一百多年前,英国文学家狄更斯在其名著《双城记》中如此感叹他所面对的时代。岁月流转。展望2014年,中关村人深知:“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

  “十二五”,国家确定了全国重点开发建设地区和城市化主要地区,首次在国家层面上明确了“兰西经济区”的概念,海东历史性地跻身其中。海东发展实力显著增强,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发展亮点不断涌现,发展成果普遍共享,正在成为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经济区、促进全省协调发展的先导区和全省高新技术及循环产业基地。

  产业的迁移总会在迁出和迁入的地区产生些什么,留下些什么,或者带走些什么。当这些产生的、留下的和被带走的凑到了一起,会发现这里面有这个地区经济体系中亟需完善的死角,也有这个社会所欠缺的点滴。当这一切呈现在创业者面前的时候,中关村人发现了无数的商机……在中国经济的版图上,海东地处全国重点开发的兰州———西宁主体功能区,正着力构建东部城市群建设的先导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农副产品供给区、生态保障区和城乡统筹发展试验区。

  今年,预计建成投产运行的47个工业项目,可新增工业产值35亿元。据了解,到“十二五”末,海东工业园区将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00亿元,实现工业销售收入750亿元,工业增加值22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3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亿元,园区就业人员达到2万人以上。可以说海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翻开了它波澜壮阔新的篇章。

  书写科技神话不再是梦想

  2013年8月9日,由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杨建华领队,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中关村高端人才基地及中关村企业家一行到海东科技园就投资与合作环境进行考察,并与海东科技园签署《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支持海东科技园发展合作协议书》,确定了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与海东科技园的战略合作关系,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将从九个方面全力支持海东科技园的建设发展,全面提升海东科技园的区域综合效应,打造青海省的“科技创新基地、人才集聚基地、创业孵化基地”。

  10月18日,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青海平台成立大会在海东会议中心举行。青海分平台由海东工业园区与海东科技孵化器入驻企业--海东道通公司共同筹备成立,成为全国第20个分平台。这标志着国家级产业公共服务延伸到了青海省信息产业发展领域,将开启青海省特别是海东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新纪元。

  12月2日,青海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海东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骆玉林一行到中关村高端人才基地、清华科技园和中关村软件园进行参观考察。他们先后走访了百度、网易、北京酷我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高新技术企业,与企业家代表进行深入细致的交流,希望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要参考、借鉴和学习中关村运营和管理方面的先进模式、理念,通过专题培训、参观交流等各种形式将宝贵经验带到青海,推动青海的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

  这一切都表明,从中关村到柳湾村,这是自信开放创新青海意识觉醒的成果,是海东经济发展主动融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大格局的成果。从中关村到柳湾村,这是贯彻落实国家“兰西”经济区和青海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战略,加快东部城市群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海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和重要历史机遇。海东的建设和发展正逐步向绿色环保高新工业集中区转型,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已然成为海东招商引资的主战场。

  在成长的2013年,海东科技园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总面积达7.2万㎡的海东科技创业大厦将成为招揽经济领域最活跃的成分集聚点之一,建成运作后将成为引领青海孵化器科技领域的“领跑者”。长3.2公里的水系景观项目,还原大美青海,风情海东本来的生态面目,充分发挥青藏高原丰富综合资源的独特优势,将产业与创新、创业、创意、文化相结合,实现园区高新产业、文化旅游、商业金融、生活配套服务功能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吸引更多的招商项目入驻。专家公寓和青年公寓,则是优秀人才聚集的大HOUSE。园区配套设施的完善,将极大地帮助小企业发展,也改变了普通人心中科技园区的形象--科技园区不仅仅是高科技商人聚会的场所,也是汇集各路创业高手,书写科技神话的热土。

  不仅如此, 5个落地企业高新技术特色初显:青海百能汇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年申请50项专利产品,是一家专注于新型大容量电力储能设备研发和生产的高科技企业;青海能高新能源有限公司已经掌握多项核心技术,拥有82项国家专利,其看重青海占据全国光伏市场40%份额的光伏项目,镍电器组建项目,将在年内将实现投产。

  总体看来,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新材料、新能源、环保产业、信息产业、健康产业结合一个科技孵化器为载体,“5+1”模式的产业主题和产业格局已经形成。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高科技企业孵化园区,它将以怎样的面貌展现给世人?飞速发展的科技力量,巨大的经济利益,必将继续描绘中关村青海基地发生的故事,留给海东浓墨重彩的一笔。

发布人:  验证码:  
200汉字以内

中关村社区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5038935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招商 | 联系方法